任何一個組織都面臨著日益復雜的內外部環境,組織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根據不斷變化的環境而不斷調整自己。隨著人們對組織理解的深入與拓展,人們已不再被動地應付組織環境的變化,而是力圖主動自覺地積極感知外部
90年代,美國著名組織理論家理查德.豪爾(Richard H. Hall)在其名著《組織:結構、流程和產出》一書中,總結了前人的成果,給出了自己的定義:“組織是一個有著相當可辨識邊界的團體,它有一個規
在80年代興起的文化熱中,人們把組織視野拓寬到組織文化的角度。這一視角的拓展與日本企業的崛起有直接關系。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內從戰后日本企業的成功中得到一個啟示:使工人關心企業是提高生產率的關鍵。于是
)綜合的組織觀70年代初,美國組織理論家勞賓斯(Stephen P. Robbins)將諸多的組織定義進行分類,歸納為以下10類: 1.組織是追求一定目標的理性實體——組織的存在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
做農民的貼心事 說農民的知心話農民豎起大拇指 華農專家受歡迎 添加日期:2009-06-05點擊率:3565 評論數:0 條 6月4日,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艷陽高照。農民陳友席豎起了大拇指 副校長
商協會從業人員要考核,優秀者工資則高 順德城市網 2013-10-23 02:33:22 分享 139 商協會從業人員要考核,優秀者工資則高 116373 糾錯打印字體: 大 | 中 | 小 順
組織固然少不了決策,但僅僅從決策的角度來理解組織則有失偏頗,但他對組織的理解卻是獨特的,并且與組織的實踐是相符的,他對組織所隱含的模式對人的行為的影響作用給予了肯定,這種無形的組織力量對人的潛移默化的
赫伯特.西蒙(H.A.Simon,1949)進一步發展了巴納德的思想,他明確指出:“組織一詞,指的是一個人類群體當中的信息溝通與相互關系的復雜模式。它向每個成員提供其決策所需的大量信息,許多決策前提、
巴納德試圖用系統方法來分析組織,然而他并沒有完全把握,他把系統要素僅僅理解為組織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他根據自己多年在企業的經驗,提出了把共同的目標、信息聯系以及協作的意愿作為系統的三要素。這三者并沒有反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卡斯特(F.E.Kast)和羅森茨威克(J.E.Rosenzweig)進一步從系統論的角度對組織進行了大量研究,將組織定義為:組織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它是由目標與價值分系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