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營銷分工里,售前市場主要由廠家主導,售后市場大多由當地經銷商主導。所以我們看到的結果是:廠家的大部分資源都投放在了售前部分,無論是市場推廣,還是導購培訓;售后部分則是能省則省,經銷商做
全球第一張網絡訂單賣的是什么?是比線下的產品賣得貴?還是便宜?購買者是出于什么目的選擇網絡購買?這些歷史的真相,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無據可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最初網絡訂單的設計者,一定是基
有著“中國鞋王”之譽的百麗,這兩年壞消息不斷。除了9月初,Belle品牌完全撤出香港市場的新聞外,今年上半年連續兩個季度,百麗的鞋類同店銷售持續同比下降7.8%、7.9%,加上剛剛經歷了201
很多經銷商搞定消費者時,一拿一個準,一旦和企業打起交道來卻總是屢占下風,吃力不討好。有人問我原因,總結起來無外乎以下三點:一則消費者是無心人,容易受到經銷商有計劃的引導和影響;企業是計劃性組織
“騰百萬”是對騰訊(T)、百度(B)、萬達(W)合資設立的新電商業務(目前暫稱之為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一種統稱,因有人認為這是對現有電商大佬“淘寶”的直接挑釁,所以又有另外一個別稱叫
有人說中國人山寨能力強,國外有個“阿迪達斯”的運動品牌,中國企業就能弄個“阿迪王”給你試試。美國人為刺激零售,生造了個“黑色星期五”,從線下狂歡到線上;天貓為繼續擴大領先優勢,依葫蘆畫瓢弄了個“
記得二十多年以前,就有所謂的專家開始“諄諄教導”我們:你生產一個包,賣10塊錢別人還要和你討價還價;你去古琦專賣店買個包,價格是你的數千倍,人家還得讓你預約排隊。你知道差別在哪嗎?人家印上“G
小眾營銷從根子上來說,屬于定位理論的分支,只不過大多數人喜歡把市場定位在更多消費人群、更大消費容量的大眾市場,小眾人群不過是大眾市場這柄篩子篩出的異類分子,他們或被市場滿足,或被市場拋棄,至少
深度協銷概念的提出,應該說是基于深度分銷理論發展的困境而出現。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廠家與商家對渠道主導權的重新認識。 在電商沖擊和信息扁平的現實情況下,線下實體渠道的控制權到底由誰
繼電商概念修得正果之后,O2O成了理所當然的接班人。遺憾的是,電商在一片質疑聲中頑強崛起,而O2O則在一片追捧聲中舉步維艱。繼美國的O2O家政鼻祖Homejoy于2015年7月31日正式關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