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子百家中,道家是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它以“道”為世界的最后本源,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都有深遠影響。鮑鵬遠對老子、莊子的解讀深入淺出,極富意味! 曾告誡孔子要“低調” 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孔子和老子是
我們為什么還需要諸子?我們生活在今天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到兩千多年前諸子那個地方去,為什么還要認識他們?講這樣的話題,實際上涉及到歷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歷史對于我們為什么是必要的?這是歷史學的一個基本
為進一步加強周浦鎮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努力提高全鎮廣大黨員干部執行落實的思想認識,近日,周浦鎮召開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特邀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鮑鵬山教授開展了國學講座,鎮中層以上黨員干部120余人參加了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鮑鵬山來到浦東高行鎮,與市民暢聊“我們為什么要讀文化經典”,就此拉開高行鎮第九屆讀書節序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讓讀書在高行流行起來”,為期約1個月,每周一個主題,包含感受閱讀之
11月4日,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著名學者鮑鵬山應毛坦廠中學邀請,在該校綜合樓報告廳作了以“孔子的教育”為主題的學術報告。毛坦廠中學校長韋發元主持報告會。能容納600多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 鮑鵬山
我們為什么還需要諸子?我們生活在今天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到兩千多年前諸子那個地方去,為什么還要認識他們?講這樣的話題,實際上涉及到歷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歷史對于我們為什么是必要的?這是歷史學的一個基本
12月16日,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長王蒙,著名學者鮑鵬山,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做客山東省濟南市,在山東廣播電視臺《新杏壇》節目現場,帶來一場《傳統文化與家國夢》大型論壇,與現場一百余名觀眾分享,探
《論語》是孔子身后其弟子為他編的語錄,并沒有經過夫子自己審定。我覺得《論語》的編者沒有這么嚴肅,他們很活潑,沒有把自己的老師塑造得高大完美。雖然他們在編一本“正經”,但他們自己卻并不一本正經,老夫子生
假如時光倒流,我們穿越回2500多年前,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老人踽踽而行的孤獨背影,還是他與72弟子周游列國的獵獵煙塵?撥開歷史的迷霧,他是被歷代尊崇的“天縱之圣”,還是澤被后世的“萬世師表”?《論語》二
讀畢鮑鵬山先生的新作《孔子傳》,我的第一感覺:凡是有閱讀能力,并想了解孔子其人的朋友,都應該讀一讀。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語言平實且蘊含詩意,無論內容、文字,都稱得上美文。學術性強的傳記,要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