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統計過程控制SPC講師: 李見明學時:6學時課程背景:
當今制造業中,品質控制和品質成本是企業和客戶共同關注的焦點。過程中產生的變異,是產品品質變異的來源,要想根本控制品質,首先必須傾聽過程的聲音,減少或消除過程中造成變異的原因,減少過程變異,提高過程能力,從而控制品質,降低品質成本。 SPC ——作為一個有力的統計學工具,將協助我們及時發現過程中出現的變異,在可能的重大品質變異出現之前,采取措施,使過程能力穩定在期望的水平。
經驗告訴我們:
只有穩定的過程(控制圖顯示受控的過程),才能提供可信賴的過程能力,而過高或過低的過程能力,都會帶來額外的品質成本,通過 SPC 的運用,將使我們更有效地分配品質控制資源,以制程確保品質,最大限度地降低無形的,看不見的品質成本,贏得客戶的信任。
培訓對象:
企業研發部、技術部、企劃部、制造部、品管部、人力資源部、資材部等主管人員及工程師培訓效果/目標:
1.掌握統計過程控制的方法和使用過程。
2.獲得"預防優于檢測"的概念,避免浪費。
教學方式:課堂講授、引導互動、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練習訓練、講師點評、現場答疑等課程特色:
l 抽象的理論,深入淺出的講授
l 實戰實用為導向,學以致用
l 講授+案例+練習+答疑輔導多種方式相結合
課程大綱:
第一講 SPC基本知識及統計理論基礎
1.1 SPC的定義
1.2 質量管理發展歷程
1.3 SPC在現代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中的應用
1.4 SPC的統計理論基礎
第二講 SPC控制圖及計算公式
2.1 SPC控制圖來源
2.2 SPC控制圖的要素
2.3SPC控制圖對發現異常的兩種風險
2.4 SPC控制圖對兩種錯誤的預防
2.5過程異常判斷準則
2.6 過程異常中各種模式出現的概率
2.7 控制圖的分析
2.8 控制圖的類型
2.9 SPC控制圖的種類和選擇
2.10控制圖的用途
2.11控制圖的計算公式
2.12計量控制圖控制限計算公式附表
第三講 SPC兩種類型的控制圖制作及應用
3.1 SPC控制圖案例導入
3.2計量型控制圖做成步驟
3.3計量型控制圖制作
3.4 計數型控制圖
3.5選定使用何種『計數型』控制圖
3.6 U-控制圖作成步驟
3.7 u-控制圖的應用
3.8 p-控制圖作成步驟
3.9 p-控制圖的控制限計算公式
3.10 np-控制圖作成步驟
3.11管制界限的更新
3.12 統計制程控制的推行步驟
3.13 成功推行SPC應注意的問題
第四講 過程能力分析
4.1過程能力概念
4.2 確定過程能力的要素
4.3 過程能力調查與改進的步驟
4.4 過程能力應用
4.5過程能力計算
4.6 計量型過程能力指數計算示例
4.7 過程能力指數和產品不良率的關系
4.8離散型過程能力計算
4.9 長期過程能力和短期過程能力
4.10 過程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4.11 過程能力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