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40:敏感性訓練
敏感性訓練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適應者(感覺/行動)
行政要求 ●低
技術要求●低
人際關系●中
學員參與風險●高
學員規模●5~25人
小組規模●3~5人
可對比于
●無
準備
●學員們為這一層次的親密友好作好準備,并為深度的個人知識做好準備。
其他要求
時間:通常最少2天,但真正的答案是“充裕的時間”(一旦你打開了一盒蠕蟲,你就得對付從里面爬出來的一切)。
空間:無特殊要求
設備:無特殊要求
行動
●學員加入一種集中的人際關系體驗。他們一起相互作用,彼此從對方獲取反饋,以了解他們自己的行為,以及他們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
●一種群體診療法的溫和形式,這一方案需要由一個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來激發和指導。(敏感性訓練是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流行潮流。今天在各公司中已經不大廣泛使用。)
運用于
●獲取關于一個人在別人眼中形象的具體、直率甚至是情緒化的反饋。 利
●可以導致個人的改變
弊
●危險(在這種親密層次的反饋可能是令人痛苦的)。
●激發者應該具有嫻熟的人際關系技巧(也就是說,他/她需要被訓練成一名精神治療專家)。
●可能使一個群體在共享的道路上走得過遠。如果沒有恰當的激發者,這個群體在一種親密層次上的共享程度可以起過了一種有效的工作關系的必要程度,人們會受到傷害。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你不可能把已擠出來的牙膏重新放回去。)這可能對關系造成永久的傷害。
例
●在20世紀60年代曾盛行一時,而現已銷聲匿跡的、古老的T型群體。在其中,人們按要求要相互絕對誠實(這種誠實近乎殘忍),而且直接接觸到自己的感情)。
表3-41:模擬
模擬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適應者(感覺/行動)
行政要求 ●高
技術要求●高
人際關系●高
學員參與風險●中
學員規模●2~12人
小組規模●1~3人
可對比于
●角色扮演
●練習活動
●行為規范
●游戲
準備
●準備工作多少不一定
●清晰地界定要解決的問題
●必須提前安排好練習
其他要求
時間:1小時到幾天不等
空間:充足的墻上空間,以展貼各種資料
設備:不一定,既可能只需要為每一小組配備一些便箋紙,也可能要求某種復雜的模擬設備。
行動
●安排好一種布局或情景訓練環境,以便讓學員能夠在準工作環境中去實踐一個任務。
●一種變化形式是實驗室,即一個允許學員進行實驗和檢驗的訓練基地。這可用于技術培訓、科學培訓,或人際關系的培訓。 ● 另一種變體形式是迷宮行動。學員通過做出許多決策來解決一個問題。這些決策決定著學員下一步將看到什么(即分叉)。
每個交叉點代表
著一個決策點
運用于
●復雜的技術培訓,這些技術在實際的工作中可能較昂貴、危險,或者根本不可能做到(比如,飛機降落技術,瓦斯泄露處理等)。 ●復習、測驗和自我測試
●練習復雜的、要求技巧、知識和判斷的技術。
利
●在一個無危險的環境中練習。
●練習是經驗性的。
●決策的結果為學員提供反饋。
●一次模擬能讓學習者學到多于講授的內容的東西。
●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它表明停留于舊思想、過時假定的危險。
●有助于各小組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有時,最有效的點子來自于最不起眼的人) ●成本(比如,在一個模擬飛行器中培訓一名飛行員的成本,遠遠低于在真正的飛機中的培訓)。 弊
●研發和維持模擬可能比較昂貴而費時。
●學員們可能難以充分理解,他們為什么得到某一個結果。
●許多工作都耗費在迷宮行動的練習上。
例
●經理人們在溝通實驗室學習。
●建構團隊模擬(比如,在森林中求生存,建造一個模型等) 表3-42:滑稽短劇
滑稽短劇
運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適應者(感覺/行動)
行政要求 ●低
技術要求●低
人際關系●中
學員參與風險●中
學員規模●5~25人
小組規模●1~5人
可對比于
●角色扮演
●演示
準備
●精心準備的表演
其它要求
時間:不一定。通常較短(比如5~15分鐘)
空間:無特殊要求
設備:不一定(比如舞臺道具)
行動
●學員們做一個事先演練過的簡短而喜劇性的表演。
適用于
●演示一種技能
●為分析和討論提供資料,或者闡釋一些原則。
利
●快捷
●生動
弊
●準備時間長
●不是所有的學員都參與,有些僅僅是觀察者。
例
●一群銷售代表通過演示與一名顧客的面談,來演示他們的銷售技巧。 表3-43:故事分類組合
故事分類組合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消化者(思考/觀察)
行政要求 ●高
技術要求●高
人際關系●中
學員參與風險●低
學員規模●5人以上
小組規模●3~5人
可對比于
●構思
●頭腦風暴法
準備
●確保焦點清楚而集中
●告知學員群體,讓他們準備好把許多無序的問題歸類秩序化,但還不要解決這些問題。
其他要求
時間:半天到1天
空間:充裕的墻上空間和屋內空間,以便能在小組間走動。
設備:大量的卡片(大約3mm×5mm)或同等大小的貼士,空白磁帶、彩筆各若干
行動
●首先就焦點達成共識,然后學員確認一個項目、機會等的主要的類別、標題、小標題、主題等等。
●其次,整個群體或者分小組,對全部的問題或某些指定的次主題進行研究。
●這一過程需要進行不同層次的反復,主要隨主題卡片和次主題卡片的重組排列、更改和改組而動。
●直到類別無重大重復時為止
運用于
●組織和清理復雜的局勢
利
●能夠把非常模糊含混的問題、項目加以邏輯化和秩序化。
●線性思考者尤其喜歡這種方法,因為它能建構事務的順序,進而減少復雜性。
弊
● 非常耗費時間,因此只能用于非常重要的問題或事務。故事分類組合的部分例子
故事分類組合(續)
一種變體形式:親緣關系圖示
●其目標是在松散的問題或事項之中發現模型、類別和實質。
●故事分類組合好于在主題或類別處的“第一刀”,而親緣關系圖示的起始點更加開闊。在卡片或貼士上記錄下各種數據并隨意把將它粘貼在墻上。不用討論,學員們尋找模型,并把這些卡片或貼士歸類成一些類別。
例
●評估一個項目。
●為一個董事會起草一個發展計劃。
●起草一份項目報告或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