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未來的改善不僅僅是傳統精益方法的應用,而是面向工業4.0的精益化、模塊化、自動化與數字化等先進制造技術的集成應用。 【培訓課時】:4天3晚,33小時(此課程可根據需要調整培訓的課時) 【
進入二十一世紀,招工難、流失率高正成為社會和企業日益頭痛的勞動力問題,而與此同時,精益生產(LPS)在中國也正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實施精益生產以減少庫存、縮短周期、降低成本的重
美國工業工程師學會(AIIE)的定義 工業工程是研究把人、物料、設備等從組成整體系統的角度,予以設計、改進和組合配置的科學。它運用數學、物理學和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技術,同時使用工程學中分析和
流動工程圖制成之后,先測定各工程所必要的項目,然后再記入。所謂的測定,最好在現場,面對著調查對象舉行。 記入之際,可以利用上表來進行狀感覺到格外的方便。 關于記入項目,所需的時間及移動距離一定要記入
在展開這篇論述之前,不妨捫心自問以下幾個問題: 1.你愿意只做流水線上一顆不會說話的螺絲釘嗎? 2.你工作的最大樂趣僅是發放工資的那一瞬間嗎? 3.你會不會覺得工作就是聽領導的話,做領導交代的事,其
2019年4月20日,CAMU中國先進制造創新管理聯合會的伙伴們再次迎來了2019年主題沙龍專業盛宴。 工業工程系統專家李晚華先生以20年工業工程信息化集成應用,分享制造業IE+IT的成功實踐,成功
1 . 密集抽樣法-----馬表量測法 1.2 影片分析法 1.3 預定時間標準法 2﹒分散抽樣法-----工作抽查 3. 時間研究的定義: 是一種應用技術, 旨在決定一合格,適當,訓練有素工作
動作分解:區分有價值(V/A)和無價值動作(NO V/A) 有價值動作---------客戶付費的部分 無價值動作--------客戶不付費的部分 而無價值動作包括: WasteInciden
操作(作業)分析: 通過對以人為主的工序的詳細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對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學地結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以減輕勞動強度,減少作業的工時消耗,以提高產量和質量為目的的工作分析。可分為:
一、您有什么問題 如何適當地分配工作 花了哪些時間、多少時間在做與工作不相關的事 標準工時標準嗎?寬放率應是多少? 如何決定初始的工作時間? 改善的方向在哪里? 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