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受績效模式:也叫零起點模式。對于一些從未進行過績效管理或不具備條件(如一些國企或轉型期民企)的企業,在初次建立績效管理階段,應以“形成管理習慣,培育績效
文化”為重點設定績效管理模式。這個模式的要點在于不追求考核的精準和管理的規范,重在讓員工尤其是管理層養成定期做計劃、做考核、敢于公開自己的考評結果等習慣。檢驗的標準就是員工能否按要求及時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能否區分員工業績的優劣。
2、績效考核模式:也叫考核進階模式。對有績效
文化(執行
文化、透明
文化)而管理基礎薄弱或以生存為主的企業,可優先采用績效考核模式。這個模式以“指標設計精準,績效考核嚴格”為重點,檢驗標準是“企業想要什么,考核指標能否反應企業需求;考核制度能否說到做到,沒有特殊”。
3、績效管理模式:對于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而對管理要求較高的企業,應建立以“規范PDCA循環,落實績效管理”為重點的績效管理模式。這個模式更傾向于發揮績效管理在促進員工成長方面的作用,檢驗標準是能否找準企業和員工個人的“短板”并能持續改善之。
4、
戰略績效模式:對于大型或處于成熟期企業,可考慮建立“基于
戰略導向,全面績效管理”模式。 這個模式特點是考慮企業的
戰略導向、
市場需求,在技術上更多采用BSC等考核工具。檢驗標準是績效管理不只是事中和事后監控,而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