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執行?
什么是真正的執行,結合我多年在培訓行業的經歷以及為企業打造和訓練執行力的經驗給大家做一個分享。現在有很多的執行力的課程或培訓,但是如果從定義上去區分什么是真正的執行,大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和解釋,每個老師都有自己對于執行的理解,作為我個人而言這些無所謂對與錯,因為作為我來講,我不是一個學者,我是一名商人,學者論對錯,商人問得失,那么對于企業而言也是一樣,企業家都不是學者,都是商人,作為企業也沒有必要去和莫一個老師在定義上或者在課程的內容上去較真,真正企業的學習我認為應該是從老師的內容上去尋求自己需要的東西,把你自己需要的吸收,自己不需要的拋棄,汲取精華去其糟粕,所有的理論都不是絕對成立的,都是相對成立的。
那么針對企業執行這樣的一個話題,往往很多時候企業理解存有偏差,認為不管是企業的高層還是基層員工,執行力的概念都是一個概念,其實這就大錯特錯了,企業管理中,針對不同人群,企業執行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就針對員工、中層、高層和總裁來說,
針對總裁來講,執行力就是對于投資風險的評估以及對于投資的冒險精神,總裁是企業首當其沖的重要與關鍵,我相信很多的總裁從公司成立的那天開始就已經意識到了投資的風險性,但是這個事情還必須有總裁來做,因為對于一家民營企業來講這個公司從成立的那天起就已經注定了她的姓氏,既然這家公司已經跟了你的姓氏,那么作為總裁你就要對這家公司負責,就要承擔所有的風險和責任。比如說,公司投資什么樣的項目,公司資金與現金流的把控,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以及這家公司最終成為一家什么樣的公司,公司的投融資上市,企業里推崇什么樣的企業文化等等。
針對高層來講,高層的執行力就是協助總裁執行公司戰略以及把控未來方向的制定與引導,并且公司戰略的制定要符合規律的發展,要做到相信事實與數據而不是靠拍腦門。如果說企業家總裁是有天生的企業家的天賦,那么企業的高管就事要通過數據的統計驗證總裁的角色事正確的,關于總裁何企業高管有什么區別,我往往在課上會據這樣的一個案例,比如一家公司總裁姓李,當我和李總裁在路上走著,突然,李總裁停下了,對我說,劉老師在這個位置開個超市準行,但事前提是李總裁沒有做什么的市場調查與數據分析,而且還是第一次到這個地方來,后來李總裁就在這個地方開了個超市,而且生意非常火爆,這就是企業家天生的企業家能力,這種能力是無法復制的,但是如果說是企業的高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職業經理人,他們會怎么做呢,他說總裁說這個地方開個超市準行,我要做數據的調查和分析,結合要開戰的業務做客戶數量調查,客戶預期的調查,產品或市場中高低檔的分析,經營模式的分析,投資預算的分析等等一系列的分析過后,告訴總裁說這個地方開超市準可以。通過這個案例我想大家都已經清晰的認識到總裁和高管的區別,所以高層的執行力在于對行情以及數據的把控,對企業所在行業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空間的分析與把控。也就是說要協助總裁把公司的投資風險降到最低,并且還要把戰略意圖傳遞到團隊身上。
中層的執行力,因為中層在企業中更多的是在于上傳下達起到紐帶和橋梁的作用,把公司的戰略傳遞給員工,把員工的執行情況進行糾偏或反饋公司高層,故,中層執行力在于責任意識,承擔意識,領導意識,也就是說中層的執行就是要為員工做好榜樣和表率作用。中層不是比員工的能力更強而是比員工的責任感更強。那么中層的責任意識、承擔意識不是天生就有的,一定是你把他放在那樣的崗位上通過工作或者經歷訓練來的。
針對基層員工,執行力就一個詞,就是Action,行動。因為公司所有的結果都是靠員工體現的,公司為客戶創造的所有價值也都是靠員工體現的,當客戶對公司的產品或服務不滿意時,我們的客戶不會說總裁的戰略有問題,而一定會說員工的行動力、心態或態度由問題,所以員工的行動我們要的是積極的行動,充滿正能量的行動,而不是消極執行。那么員工的積極心態怎么去打造或塑造,就需要公司站在戰略的角度去思考,去行動。
綜上所述,企業的執行打造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不管是總裁、高層、中層還是員工我們都要強調執行的方法,只有從上到下一起執行,一致執行,企業才能夠達到輝煌的程度。
以上觀點是企業戰略執行力高級訓練師劉憲振老師觀點,不代表官方觀點,如有異議可以隨時和劉老師交流溝通,QQ:136386335,郵箱:136386335@qq.com歡迎各位來信指導交流,分享彼此你我經歷,創造我們共同人生。
大家也可以搜索公眾威信賬號:zhixingli99809,加關注,獲取更多的管理資訊。
或掃描一下二維碼加關注!
企業戰略執行力高級訓練師
劉憲振
2013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