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國民族企業相互“挖墻腳”的事情頻頻發生。“挖墻腳”現象也一度使很多企業出現恐慌現象。企業挖人從一方面來講,看起來好像是一件好事,可以通過人力資源重組推動企業的發展。但從根本上來講,企業相互挖墻腳的行為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是一種短視的行為、是一種相互殘殺的行為、也是一種窩里斗的行為,更是一種不利于民族企業長期發展的阻力因素。
為什么要這么講呢?企業挖人行為猶如拆散婚姻家庭一樣,一個人娶一個好老婆卻被人給拐走了一樣,想想是什么樣的感受?一個企業也是如此,好不容易花了不小代價培養起來的人才,就被其他企業悄悄地挖走了。這樣以來小企業挖走大企業人、大企業挖走小企業人、私企挖走國企的人、國企挖走私企的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你挖我的人,我挖你的人。冤冤相報何時了,你挖我挖挖個沒完沒了。相互爭奪,相互摧殘,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哪個企業也管不好、做不好、發展不好的現象,對民族企業整體發展會形成一種破壞性。企業相互挖人的現象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是一種有損社會公德的行為、也是企業的一種短視的行為、也是一種自相殘殺的行為。這種弊大于利的不討好行為必須引起社會及企業的高度重視。如得不到高度重視,民族企業只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滿足了眼前的利益,丟失的卻是長遠的發展。
民族企業應該建立合理的人才交流渠道,重視企業相互挖人的不好行為,杜絕或譴責這種不道德的人才爭奪的行為。為了民族企業的共同事業,就要通過一種正確的途徑,進行企業與企業協商方式,進行人才交流,或人才外援。這樣不僅為企業長期培養人才奠定基礎,而且還為企業穩定發展鋪平道路。(此文章為引用文章,文章來自五行管理學創始人,中國本土化管理學之父——寇北辰老師網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