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我們看到了一批批企業倒下,看到一個個企業家倒下,讓很多企業家毛骨悚然。為何中國很少有百年企業的存在?為何那么多企業家會很快倒下去?我帶著這些問題展開了研究,經過長期對很多企業家成長過程及失敗過程的觀察與研究,找出了答案。答案就是企業家出現了三大敗筆。
企業三大敗筆是什么呢?
敗筆之一,與政府關系出現差錯。很多企業經營到一定時期,企業家就開始頭腦發燒,目無政府,亂言、無理、不守商業與政府規矩。殊不知企業是在國家的經濟環境和政治環境下生存發展的,觸犯底線就會惹火燒身。
敗筆之二,很多企業做大后,企業家就目中無人,以財壓人,高傲自滿,胡作非為,引起社會不滿,這個時候必然就會栽跟頭。殊不知企業是在社會大眾的認可和支持下才可以不斷向前的,無視社會就是無視衣食父母,可我們多年以來看到很多首富及一些企業家最終走到了人生的低谷。
敗筆之三,內患,說“內患猛于虎”一點都不為過,內患永遠是企業經營中最致命的創傷,多數企業都是在內環中耗死的。一種情況是找對象不合適。很多企業家在發展到一定時間盲目擴展,吸收股東,由于找到的合作或共事對象不合適,從而引起企業震蕩,國美就是典型例子,內亂引起。第二種情況是內亂引起的,一般是情情、親情、長期隨從的合作戰友,在長期發展中因欲望增加,不能滿足時,就會出現內部分裂,從而導致了企業政局不穩,效益下滑最終使企業走向衰竭。輕者企業走向衰亡,重者把自己搭上。
綜上所述,中國企業家是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中發展壯大起來,失敗也是在一個特殊環境中走向失敗。企業家要立于不敗之地是一個很難的過程,但要避免這些敗筆在自己身上,就得好好深思,好好反省,借鑒前車之鑒,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不論與外界關系上,或內部關系上注意方方面面的問題,盡量少走彎路,少出差錯。如果不能得到認真思考及對待上三個方面的問題,就會引火燒身,使自己辛苦打拼的基業付諸東流。(此文章為引用文章,文章來自五行管理學創始人,中國本土化管理學之父——寇北辰老師網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