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而有的人則一生平平?人的性格在哪些方面有影響?如何對自己進行性格分析并確定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價值關系有哪些?如何做自己的職業定位規劃?
現在的大學生或是職業人十分地現實,總是口頭上說著職業發展 是重要的,實際上是把錢當做是唯一的,并不是真正地把職業當事業,當我們真正開始理解職業規劃并掌握職業發展的哲理,便會發現這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設法獲得一份今年很適合的工作 ,并不意味著你的余生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和享受了。你和你的工作都會不斷地變化,今年適合你的工作,兩年之后,有可能就完全不適合了。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唯一保障,就是刻苦努力和獻身精神。付出與收獲總成正比,你工作越賣力,得到的報償也就越大。筆者指出為了確保成功,你必須以邏輯而系統的方式,仔細地規劃每個職業階段,一般職業規劃的模式有四條法則。
第一,分析自己的性格。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性格外向,善于言談,人際關系能力強,喜歡在公眾面前發表自己的言論;有的人則性格內向,忠厚老實,喜歡獨立地去思考問題;有的人對事情執著,遇到挫折不氣餒;有的人則脆弱,容易被失敗擊垮;有的人喜歡挑戰性的工作,壓力越大斗志越旺盛;有的人則喜歡安定平穩的生活,不能忍受過大的壓力……任何事情都具有雙面性,有好就有壞。熱情、善談的反面就造成穩重不足;忠厚脾氣好容易變成沒有主見……先要分析自己的性格,看看自己到底具備上述性格中的哪些方面,看看自己性格中的長處、短處,如果是熱情、善談、喜歡有挑戰的人,相對來說比較適合做營銷、公關等工作;如果自己內向、認真,可能適合做財會工作。準確分析自己的性格,一方面便于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另一方面可以提醒自己在工作中注意克服性格的不足。
第二,分析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知識、技能。有的人喜文,有的人喜理;有的人動手能力強,有的人操作能力弱;有的人思想跳躍跨度大,有的人邏輯思維能力強……分析自己學習過和掌握的知識技能,羅列出哪些是自己精通的,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的弱項。然后再分析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勝任崗位要求需要具備哪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確認自己和崗位相吻合的條件,以及不足之處,如果崗位要求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水平,而自己這方面欠缺,就可以通過參加學習班或找人傳授相關知識,來提高自己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只有做到上述這些方面,才能讓自己在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
第三,學習陽光心態,執行果斷。快樂與成功往往是自身陽光心態的結果。我們必須要具備的五種陽光心態是:成功心態、長遠心態、積極心態、感恩心態和學習心態。要達到這樣的陽光心態,需要學會三種方法:不能改變環境就適應環境、不能改變別人就改變自己、不能改變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如果具備了這樣的心態,我們就可以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除了陽光心態之外,好的執行力是達成職業發展目標的有力保障。執行就是要做到服從、專注和行動,沒有任何借口的執行就是好的執行力。
第四,職業規范,決勝職場。職業化就等于競爭力,職業化就是專業化的職業素養;職業化就是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職業化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職業化要求做到工作技能的職業化,工作態度的職業化,工作道德的職業化和工作形象的職業化。工作技能的職業化要求我們知識結構合理、工作流程規范和專業技能過硬;工作態度的職業化要求我們盡職盡責,用心把事做好,把小事做精;工作道德的職業化要求我們誠信、關心別人、尊重別人、敢于承擔責任;工作形象的職業化要求企業及員工的形象統一化、標準化、簡單化和精致化。
在大學畢業前夕,每個學校都會為面臨畢業的學生安排一年的職業規劃課程,其中不僅僅包括面試求職技巧,還有我們怎么樣在一個新的工作環境中能夠更好的發展下去,怎樣規劃自己的職場人生,怎樣在職業場上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筆者認為作為一個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低調是首先,勤奮為第二,努力是第三。在職業規劃中,我們首先要明白這份工作的苦與累然后在努力后再想著享受其給你帶來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