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明-如何讓供應商更早介入設計?有人說,供應商早期介入設計的概念很好,但很難實施。其實這主要是個心態問題。在供應商管理上,人們的定勢思維是必須通過導入競爭來管理供應商,覺得供應商一旦早期介入設計,這生意就是他們的了,價格就很難談。 其實人類天生就是解決此類問題的能手,關鍵就在于我們是否意識到這點,把我們天生的能力發掘出來。比如對女孩子來說,談朋友的時候小伙子們是言聽計從,結婚后小伙子算是“百年農奴翻了身”,但聰明的太太們還是有辦法讓“原形畢露”的先生們做她們想讓做的事。她們的解決方案也很少是“你不聽我的,我再找一個,給你增加競爭”。再比如說大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孩子不聽話,我們的解決方案也絕不是再生一個,給他們制造競爭;或者把孩子趕出家門,把他們“淘汰”掉。不管是多調皮的孩子,只要方法得當,我們總能讓他們做我們想讓做的。 或許有人說,這太理論了,公司跟公司間的關系是兩回事。其實未必。日本的一些公司是供應商早期介入的典范。他們只跟數量有限的供應商合作。供應商在參與設計的時候就知道這生意是他們的了,但在目標成本和長期合作關系的約束下,供應商還是會積極配合,實現采購方的目標。對于采購方來說,如果供應商在這個產品上不夠配合,那它在下一個產品得到的業務就會減少。所以對供應商來說,在長期關系下,不配合的成本還是很高。 這在一些高技術行業尤其如此。比如在半導體設備行業,我從業十多年,習慣于跟獨家供應商打交道:供應商較早介入設計,而且一旦介入,這生意就基本注定是他們的,看上去采購處于弱勢,其實未必——在這個具體的產品上,采購方的確是沒多少議價權,但在下一個產品上,他們可以決定不把這個供應商設計進來。采購方淘汰一個供應商可能得5到10年(大致一代產品的生命周期),但供應商要打入一個新客戶,沒個三五年也幾無可能。雙方是有矛盾,尤其是在價格談判和年度降本上。但在互相依賴的現實下,雙方最終都會理性地處理問題,努力朝雙贏方向發展。 越是復雜、技術含量高的行業,產品設計與工藝設計越緊密,供應商早期介入就越重要。比如在飛機制造行業,一款機型從研發到量產動輒成十年,投資成百億美金,產品設計復雜,工藝設計也復雜,專業化分工很細,采購方與供應商需要密切合作,供應商早期介入就是其一。在研發787時,波音向前邁了一大步,把系統、子系統和模塊的設計外包給一級供應商,由他們負責產品設計和工藝設計。在電信行業,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推行供應商早期介入,在技術開發階段就只選擇兩個供應商,在保持一定競爭的同時,也能夠深度合作。他們對供應商的期望也不僅僅是提供產品,而且是提供解決方案。 在處理供應商早期介入問題時,一定要理性。對于采購方來說,理性意味著你得承認供應商有賺取合理利潤的權利。這看上去是大實話,是常識,但常識并非常行。在一些本土企業,有些人的心態是見不得供應商賺錢——如果賺了,采購就好像是失職的——采購的任務就是確保供應商少賺點。這就如鄉下形容有些富人心態時說的“見不得窮人家的孩子端碗(有飯吃)”一樣。在這種心態主導下,很難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共贏關系。當供應商的合理利潤與采購方的降本目標抵觸時,解決方案就是在談判降價一條路上走到天黑,而不是追求高階段降本,即超越談判降價,上升到通過流程優化和設計優化來降本。 流程優化包括生產工藝的優化,看上去是供應商的任務,其實供應商獨自沒法完成(否則為什么就不完成呢?)——他們有的技術和管理力量不夠,需要采購方幫助,比如推進精益生產;有的需要獲得采購方的許可,才能改動生產工藝,因為任何變動都意味著風險。同樣,設計優化看上去是采購方的任務,但采購方沒法獨立完成——想想看,哪一個研發人員不愿意設計出功能又齊全、生產成本又低的產品?如果他們能夠優化產品設計的話,為什么不優化呢?根本原因是研發人員不熟悉生產流程,需要供應商反饋生產流程上的經驗。 正因為如此,有時候研發人員優化設計反倒起反作用。比如有個公司生產太陽能燈具,為了節省太陽能板,研發人員精確地計算每款燈需要的太陽能板面積,能少用就少用。這表面上節省了太陽能板,但成了供應商生產時的噩夢:太陽能板不同于玻璃,不能隨便切割;太陽能板按照標準尺寸分割,如果不是標準尺寸,切割就很麻煩,花掉很多人力,良率也受到影響。更糟糕的是,每個燈具都設計一種尺寸的太陽能板,量很分散,規模效益就沒了,倒不如都用標準尺寸,雖然料上有浪費,但加工和采購總成本反倒更低。 再比如說在建筑行業,有的設計師為了節省鋼材,就嚴格按照最佳配料來設計,能用8號鋼筋的就不用10號。結果配料單上有8號、10號、12號鋼筋,雖說最省料,但施工起來就麻煩了:這些鋼筋的料號那么接近,工人難以辨認,經常放錯;如果把12號的錯放為8號倒沒什么大問題,但把8號的錯放為12號則可能有質量隱患。放錯了再換,來回折騰,成本挺高,倒不如都設計成12號鋼筋,材料和人工的總成本反倒最低。 離開工藝設計的反饋,產品設計很難優化。供應商擁有的生產工藝知識,是產品設計的寶貴知識。在設計階段早期納入關鍵供應商,是優化產品設計的重要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