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明-當二把手的好處
我很想知道您和您的讀者對這件事怎么看。我的一位密友兼同事——就叫他鮑勃吧——一心巴望著,或者至少是希望能被任命為我們部門的頭兒。可是,首席執行官一職最終落到了另一個對手頭上,而鮑勃只得到了向老板匯報工作的第二把交椅。
我明白這個結局讓他失望透頂,他現在干脆打算離職,這在我看來是極大的失策。我一直努力說服他,當二把手對他來說也是個好機會,這個任命很值得接受(至少在最近幾年內都是值得的),不過我覺得他聽不進去。請問您怎么看這個問題?——一位憂慮不安的旁觀者
親愛的旁觀者: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不過,如果不了解更多細節,這也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總部位于倫敦的全球廣告和營銷巨頭薩奇廣告公司(Saatchi& Saatchi)的副董事長理查德•海特納指出:“在這個層級,接班計劃應該是透明公開的。誰將出任下一任首席執行官不該是個讓人驚訝的決定。”
而事實上它確實令人驚訝(至少對鮑勃來說是如此),這在海特納看來不是個好兆頭。他的疑惑是:“鮑勃曾經和首席執行官談過他的期望嗎?如果一番交談下來,他覺得老總已經承諾這項職位非他莫屬,然后卻把這個位置給了別人,那就是嚴重的失信,他可能真應該脫身而去,另謀高就了。”
如果情況并非如此,那海特納先生就十分同意你的看法,即雖然鮑勃本人目前還沒意識到,但他確實獲得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海特納自己曾深思熟慮過當二把手的種種好處:幾年前,他主動辭去了薩奇廣告公司歐洲、中東和非洲區首席執行官一職,出任母公司副董事長。
他在自己的著作《顧問:陰影下的領導藝術》(Consiglieri:Leading from the Shadows)中寫道:“我決定出任副手,不再當那個永遠在奮力工作、永遠在做決策的首席執行官。當二把手是我的首選。事實證明這是我職業生涯中的最佳決策。”
在《顧問》【Consiglieri,一個可追溯至中世紀的意大利語詞匯,后來因電影《教父》(TheGodfather)而一炮而紅】一書中,他描述了兩種他稱為“C”高管的管理者:一種是充分利用二把手位置為當一把手做準備的人——比如蒂姆•庫克,他在蘋果公司(Apple)長期擔任斯蒂夫•喬布斯的副手,最后才出任首席執行官;另一種是看重二把手這個位置獨特價值的人。
海特納顯然屬于第二個陣營。一方面,他喜歡“有時間深入思考問題,這是大多數首席執行官都做不到的。如果你天生就富有求知欲,好深思,又喜歡在幕后影響公司戰略和重大事件,那就沒有比二把手更好的工作了,”他說。
“但對多數人來說,當二把手好像沒什么出息,沒法像一把手那么位高權重,也拿不到高不可攀的薪水。不過,二把手也不必承受跟最高職位相伴的無休無止、令人痛苦的壓力,還能更好地掌控屬于自己的時間,”他補充道。海特納自己就利用空余時間在倫敦商學院(LondonBusiness School)教授市場營銷。
不過我們權且認為,你這位朋友抱定了當老大的決心,不管是在這家公司,還是在其他地方,并且把“C”職位視為登頂之路上的一個驛站。《顧問》一書生動地描寫了不少知名CEO當初是如何巧妙利用二把手職位的故事。在海特納看來,這些“首席執行官學徒”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老老實實反躬自省,看看自己首先得磨練好哪些技能才能成為大家心目中的一把手。
所以,你這位朋友的當務之急是,弄清楚自己這次為什么落選了。海特納特別指出,現在對各公司來說,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因此缺乏聘用、激勵、挽留明星員工的良好記錄,有時就會讓一些雄心勃勃想當首席執行官的高管犯下錯誤。“很可能你這位朋友一直只一門心思為自己奮斗,卻沒有栽培出足夠多的追隨者——這就和埃里克•坎托(前共和黨眾議院)的情況一樣,他當時的心思都放在華盛頓特區,卻忘了回到弗吉尼亞州爭取支持者。”
無論是出于何種原因他被認為還沒有做好執掌大局的準備,你都應該幫他一個忙,請他在拒掉二把手位置前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