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實施生產模塊,實施前,可先制定車間管理細化程度,在未來的ERP系統中,是管理到車間層,還是生產線層,甚至到設備層。 問題:目前企業中ERP實施了生產管理模塊的,能管理到什么程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給企業帶來了那些問題?
回答:在中國企業實施ERP系統的生產模塊,通常管理到三種程度。
一種是只實施了MRP,沒有實現明細的生產計劃,沒有實現車間管理,只運行MRP,然后跑出生產建議和采購建議;然后由人工協調,確認訂單,下達訂單,跟蹤訂單。
第二種則是實施了簡單的生產管理功能。生產計劃、車間管理等都管理到車間或生產線,沒有細化到機臺。成本核算也同樣到車間或生產線。 第三種則實施了明細的生產計劃、車間管理。不僅考慮MPS,MRP,CRP,同時生產車間管理也細化到具體人員、具體設備;能夠及時統計出車間管理的現狀,包括物料消耗情況、工時反饋、產品完工入庫情況、生產加工廢品情況、返工情況等等,并且成本管理能夠實現明細的料工費核算。
針對第三種情況,通常根據數據及時錄入情況,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能夠實時錄入;這些企業通常有條碼管理,或者人員配備齊全,職責分明,素質偏高;而另一種雖然也能實現明細管理,但通常是數據錄入按班次或保持4小時更新。
形成上述情況,通常取決于三種原因:
1.對于第一種情況,企業本身期望不高,或受限于所選擇的軟件系統。某些企業雖然打著實施ERP系統的旗號,或真心想實施ERP系統,但所選ERP軟件功能有限,不能實現精細的生產功能管理。這樣,即使企業有心,但限于軟件功能,也不能實現精細的生產管理。
2. 對于第二、三種情況,部分是由于企業的客戶要求。以汽配行業為例,某些OEM廠要求其部分一級供應商實現精細管理,不僅要求實現管理到機臺,同時要求實現小時送貨,甚至分鐘送貨。針對這樣企業,他們的生產管理通常非常完善。這已經不僅僅是MRP的范疇,而已經拓展到精益管理。傳統的MRP運行,是以天為單位,但實施QAD系統的延鋒偉世通,則通過實施看板管理,基本實現了物料零庫存管理;并且送貨時間控制到分鐘,實現分鐘送貨。
3.還有一部分是由于企業內部有要求,期望借助實施ERP軟件,標準化、規范化、細化企業的生產運作管理流程。而所選擇軟件,又能輔助其達到目標,則企業目標往往可以實現。華東地區,很多企業在籌建初期,就選擇ERP軟件,開始實施項目。這樣,軟件產品上線和企業正式投產在同一天。這種做法,不僅可保證企業數據從一開始就進入軟件系統管理,同時通過ERP項目實施,幫助企業對所招員工進行了業務培訓和崗位培訓,大大節約了時間。無論哪種情況,對企業產生影響可歸結為:
a.企業所選軟件功能有限,導致企業的需求無法滿足,通常鑒于企業當初選定的是號稱ERP的簡單的財務軟件系統。企業在運行一段時間后,明白了軟件能夠企業帶來什么好處,能解決哪些問題,此時,很多企業往往二次選型。由于有了上次實施經驗,所以,重新選型、重新實施,會有針對性,通常也能達到期望目標,盡管這樣做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b.選擇合適的軟件系統,幫助企業實現業務流程規范化、標準化;在實施項目的過程中,引入行業最佳實踐,從而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并且,在企業內部實現信息及時、準確、共享,有助于企業領導層快速作出決策。
問題:財務軟件為背景的ERP在生產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回答:A.以財務為背景的ERP軟件,常常是在財務基礎上,開發生產管理功能模塊。由于缺乏統一的開發架構管理,同時缺少好的系統分析員,導致開發出的 ERP軟件不是一個集成的軟件系統;并且在生產功能方面,通常生產計劃管理不好,而在車間管理方面,則比較粗曠,無法實現精細管理,更不用提精益制造理念的實現了;
B.以財務軟件為背景的ERP,通常只提供針對工單生產的解決方案,而對通用的重復制造、流程制造等模式,無法提供此類功能; C.由于成本管理以車間管理為基礎采集、匯總數據,因此,財務軟件為背景的ERP軟件在成本管理方面比較薄弱;
D.由于財務業務相對比較穩定,因此,軟件開發出的流程也比較固定。但生產管理柔性很大,但按思維慣式,這些軟件開發出的生產管理功能也比較死板、簡單,局限性強。但又缺少針對行業的開發解決方案,沒有明顯的行業特征,導致產品所提供生產管理功能薄弱、適用性略差。
問題:國外軟件廠商評價國內廠商ERP的“商業模式”積累不足,“不足”表現在哪些方面?
回答:對于國內廠商ERP商業模式積累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市場運作方面,國內軟件廠商沒有針對性市場。國內軟件通常號稱適合所有的行業,但軟件功能又非常薄弱,沒有很強的行業解決方案,常常造成“驢唇不對馬嘴”,無法解決企業實際面臨的問題。
B.軟件功能方面,通常以財務為核心,生產管理嚴重不足,結果造成很多項目只是上了總帳系統,企業大部分業務還需手工操作。這雖然對企業上了一課,但代價也是不小的,甚至會給客戶造成錯誤的印象。
C. 顧問能力方面。國內軟件廠商為了節約成本,所用顧問通常年輕化,學生化。很多顧問剛離開大學校門就進入這樣企業,沒有企業工作經驗,何來管理經驗?當然,通過大量實施項目的積累,顧問可以積累經驗,但這也造成,國內軟件項目的實施,是單純的企業業務流程向軟件流程方面靠。如果出現沖突,企業不得不妥協。
D.沒有固定的價格模式,根據客戶預算來決定賣多少錢。結果,往往打價格戰,并且攪亂了ERP市場。
E.在沒有了解客戶需求的情況下,盲目承諾。只要簽單,不考慮是否真能實現。對客戶不負責任。
問題:ERP生產管理模塊實施前企業如何做準備?
回答:企業實施生產模塊,實施前,可先做如下準備工作:
1.明確企業生產管理方面需求和期望,并考慮企業未來5年的發展要求,選擇合適的軟件產品;
2.做好基礎數據準備工作,包括物料數據、BOM數據、工藝流程數據、成本數據等;
3.確認生產計劃管理程度,是否在未來的軟件系統中實施主生產計劃(MPS),物料需求計劃MRP,能力需求計劃RCCP&CRP;如果實施,細化到哪個層面;
4. 制定車間管理細化程度,在未來的ERP系統中,是管理到車間層,還是生產線層,甚至到設備層。管理越細,企業領導層制定決策時參考依據越多,但反過來對員工素質要求越高;因此,實施前,在明確車間管理細化程度的同時,要做差異分析,看看企業為達到這樣的目標,需做哪些工作;
5.明確車間統計、分析數據。也就是,希望從未來的ERP系統中,匯總出哪些統計、分析數據,打印哪些報表,這些報表數據來源如何,能否滿足管理功能;
6.培訓相關員工,使其明確未來ERP系統中的業務流程,以及與現在的差異,從而減少實施阻力。尤其是實施精益生產的企業,不僅要做好培訓工作,還要事先在企業里推廣精益;
7.制定可行的實施計劃。不冒進,不拖沓,保證項目按計劃順利進行。
問題:生產管理的突破在那?
回答:生產管理突破,可從生產計劃入手,細化車間管理職能,引入精益生產等先進管理理念,這些都可成為生產管理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