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利華引進了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結果發現這條生產線有個缺陷:常常會有盒子里沒有裝入香皂。總不能把空盒子賣給顧客啊,他們只好請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后,專門設計一個方案來分揀空的香皂盒。
博士后拉起了一個十幾人的科研攻關小組,挑燈夜戰,不斷地實驗和檢測,綜合采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射線探測等技術,花了50萬,成功解決了問題。
每當生產線上有空香皂盒通過,兩旁的探測器就會檢測到,并且驅動一只機械手把空盒子推走。
聯合利華特別滿意,這50萬花得真值!
有的人會說,我又不是博士后,我怎么去創新。我們接著來看。
中國南方有個鄉鎮企業也買了同樣的生產線,老板發現這個問題后大為惱火,找了個工人過來,說:“你去把它給我搞定,搞不定就別上班了。”
工人很生氣,平白無故接了這么一個艱巨的任務,并且干不成就得滾蛋。
在宿舍里,工人躺在床上,很煩躁,一只接一支地抽煙。
南方的天氣很炎熱,風扇一直有氣無力地吹著,夾裹著濕氣和熱風,工人腦袋都快想破了,也沒有頭緒。工人想,與其被炒魷魚還不如炒老板的魷魚,抓緊時間先寫個辭職信吧!在桌子下面找出一張皺巴巴的信紙,工人開始想如何寫才能解氣。突然,信紙被吹走了。工人抬頭一看,電扇還在那里懶洋洋地轉著。靈光一閃,工人突然想到辦法了。
沖出宿舍,工人直接跑到了老板的辦公室。
最后的解決辦法是,工人到二手市場花了50塊錢,買了一臺電扇,放在傳輸帶旁邊。只要有空盒子,“呼”的一下,空盒子就被吹走了。
同樣都解決了問題,同樣都實現了創新,博士后花了多少錢?工人花了多少錢?
工人沒有博士后的思想和專業知識,也沒有像博士后那樣去花費幾十萬,結果,依然實現了一次漂亮的創新,盡顯異曲同工之妙。
因此,我們在工作中要多琢磨,多去想,不要總是用常規辦法解決問題,要學會劍走偏鋒。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提高我們的專業技能和工作效率,也才能更好地為客戶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