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合理化就是用最經濟的辦法實現倉儲的功能。倉儲的功能是對需要的滿足,實現被儲物的“時間價值”,這就必須有一定儲量。商品儲備必須有一定的量,才能在一定時期內滿足需要,這是倉儲合理化的前提或本質。如果不能保證儲存功能的實現,其他問題便無從談起了。但是,儲存的不合理又往往表現在對儲存功能實現的過分強調,因而是過分投入儲存力量和其他儲存勞動所造成的。所以,合理儲存的實質是,在保證儲存功能實現前提下盡量少的投入,也是一個投入產出的關系問題。
倉儲合理化的標志
1、質量標志。保證被倉儲物的質量,是完成倉儲功能的根本要求。只有這樣,商品的使用價值才能通過物流之后得以最終實現。在倉儲中增加了多少時間價值或是得到了多少利潤,都是以保證質量為前提的。所以,倉儲合理化的主要標志中,為首的應是反映使用價值的質量。現代物流系統已經擁有很有效的維護貨物質量、保證貨物價值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也正在探索物流系統的全面質量管理問題,即通過物流過程的的控制,通過工作質量來保證倉儲物的質量。
2、數量標志。在保證功能實現前提下有一個合理的數量范圍。
3、時間標志。在保證功能實現前提下,尋求一個合理的倉儲時間,這是和數量有關的問題,倉儲量越大而消耗速率越慢。
4、結構標志。是從被儲物不同品種、不同規格、不同花色的倉儲數量的比例關系對倉儲合理性的判斷,尤其是相關性很強的各種貨物之間的比例關系更能反映倉儲合理與否。
5、分布標志。指不同地區倉儲的數量比例關系,以此判斷當地需求比,以及對需求的保障程度,,也可以此判斷對整個物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