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每個企業都在做,但效果卻不盡人意。聽到老板抱怨,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卻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很多管理者沒有嚴格評分,念及下屬沒有功勞有苦勞,看著個個都辛苦,能力也不錯,打出來的分數也就沒有差異。績效考核成了皇帝的新裝,是當下企業績效管理的普遍現象。
績效考核在國外實行幾十年,是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工具,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沒有考核就沒有管理。員工不會做公司希望的,只做公司考核的。考核,其實貫穿管理始終。
我認為現下企業的績效考核與管理存在五大痛點:
痛點一 考核的空轉
部門指標完成了,公司目標沒有完成;員工考核都優秀,公司沒有業績。績效考核看起來熱鬧,事實上勞民傷財,沒有實現預期的目標。
痛點二 理念之軟肋
績效考核與管理是“七分理念、三分技巧”。但企業考核往往目標很清晰,管理干部、員工理念跟不上。大家認為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部的事。直線經理忙于具體業務,導致關鍵人物沒有上場,陳舊的理念造成績效執行的形式化。
痛點三 指標之硬傷
關鍵績效指標支撐不了公司的戰略。考核周期結束,發現“車頭到達目的地,車廂還留在原地”。
痛點四 權、責、利失衡
在績效考核中沒有實現責權利的統一,造成責權利的失衡。有的部門只有權力,沒有責任,造成“主觀判斷,隨意考核”;有的部門只有責任,沒有權力,造成“高壓政策,應付考核”而有的部門只有利益,沒有責任,造成“放棄原則,人情考核”。只有在考核體系中實現責權利的完全覆蓋,才能做到部門主管“嚴肅考核,公平公正”。
痛點五員工抱怨
企業價值實際上是員工價值的凝聚。但有的企業在績效考核中,只注重公司戰略的實現,忽視員工價值的體現。員工在績效管理中承受的只是壓力和處罰,造成員工的抱怨,怨聲載道,在考核中不是充滿正能量,而是充滿負能量,這樣將公司目標與員工目標割裂開來,實現企業的目標也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