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下一階段增長速度,全國都非常關注。8月9日,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給出了自己的預判:今年GDP增速保持6.5%以上增長速度、十三五期間保持6.5%以上經濟增長速度
新中國成立之后、1978年以前,中國追求的發展戰略是“10年超英,15年趕美”,想發展、擁有跟發達國家同樣的產業、同樣的技術。但那些產業、那些技術都是發達國家最先進的產業、最先進的技術,是發達國家國
迎接氣候變化帶給人類的挑戰,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合作、積極應對,南南合作是全球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團結互助、實現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應對氣
近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經濟學》(季刊)在北京郵電會議中心召開“紀念杜潤生學術研討會:農村、農業與發展”。前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國務院參事、北京大
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高管教育中心與南南合作金融中心聯合主辦的“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南南合作主題論壇”今天在北京舉行。知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院長林毅夫在論壇上受邀作主旨演講,
我是2008年6月份到世界銀行工作的,9月份就爆發全球金融危機。2012年,結束在世界銀行的工作之后,我寫了一本書,《從西潮到東風:我在世界銀行四年對國際重要問題的思考和建議》,如今已經過去四年,我
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掛牌儀式今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南南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表示,困擾一個國家發展的最大問題不是資金和產業結構,而是發展理念。西方的發展理念未必適合發展中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學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昨日表示,中國未來繼續發展生產力的唯一辦法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土地上了解中國現實,而不是取經西方的經驗和理論。在他看來,西方的經驗和理論作為激勵還可
去產能是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應該“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協同發力,通過“汰劣存優”來實現提質增效的去產能。 林毅夫表示,鋼鐵、煤炭、有色金屬、水
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效果甚微中國經濟這一輪下滑有明顯的周期性因素。中國一直出口很重,尤其是發達國家是我們主要的出口市場,而自2008年以來,發達國家普遍沒有走出危機。當前狀態最好的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