晹枰智庫”傾請奉獻
全程助航人力資源管理騰飛
“用工風控系統”項目介紹
——運用資本式管理,實現“零風險用工”
一、“用工風控系統”項目介紹
“用工風險”已嚴重遏制了企業經營發展。企業所呈現的諸多問題,常被統歸為經營管理問題。準確地說,企業的很多問題,就是“用工風險”所致。
本大有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因缺失“用工風控”管理,使其喪失了成為企業戰略伙伴的機會,而墮為雞肋。
利弊共存,是任何事物的特點。已有近六十多年歷史的、具備六大模塊的人力資源管理,一直在努力追求“如何激勵員工”,卻把“用工風險”管理排擠在外。可是,用工天敵的“用工風險”,一直伴其左右,并常常發揮著負面作用。且,危害之大,令人乍舌,有時甚至可致企業清算倒閉。
企業確應忌憚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重大違反勞動保障行為公布辦法》,因“違法用工”會使其導致的經濟和社會信譽損失,可“違法用工”遠不能履蓋全部的“用工風險”。“用工風險”,涉及范圍之寬、觸及深度之度、牽扯內容之廣。
2017年初,英國民航局委托第三方做的調查報告顯示,在18個月內,發生了267起客機事故。據分析,其中89起是由“用工風險”所致。已知的國內外銀行業“飛單”等近百起違規操作,有的致銀行倒閉,有令銀行損失近幾十億人民幣或幾十億歐元。這包括法國第二大上市的興業銀行和我國民生銀行。它們均不是違法用工的產物。人們一直希望以業務控制實現對“用工風險”的控制與防范,可是有幾百年銀行業管理的歷史證明,此是兩股道上跑的車,如此所做,必是徒勞無功。
人們也寄于勞動法對“用工風險”的防范,比如保密協議和競業禁止協議。可是法律的震攝作用,常常在巨大利益面前顯得那么黯然失色。同時,法律的后置性作用,對違規者的處罰及賠償,在企業巨大的損失面前,起到的僅僅是救濟作用,甚至連救濟作用也起不到。“老干媽”密方泄露,消弱的是公司核心競爭力,遠不止被暫時搶走的那點點市場份額。
“用工風險”有其特點和規律。“用工風控系統”,是25年法律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提煉和總結,彌補了人力資源管理的硬傷,保障了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的實現,以及企業經營目的的達成。
“用工風控系統”,由21個模塊、87個內容、323風險點組成。它貫穿人力資源管理全過程,用以防控四大類、14小類用工風險,實現三個層次的人力資源管理目標。
二、推行“用工風控系統”的環境分析
企業以獲取最大利益為目的,其所有經營管理行為均以此為目標。人力資源管理,即是由企業設立,也不容置疑地服務企業這一目標。在賣方市轉為買方市場后,人們一直不適應一天天降低的決策效益和一天天增加的經營成本,還一門心思無所顧忌地只拉車不看路。現在企業決策效益已經很低,同質性產品、同質性服務鋪天蓋地,競爭異常激烈。而且,經營管理成本越來越高,尤其人力成本已達日常運營成本的75%以上,而且由于“用工風險”規避不當,正在不斷提高這個比例。
“用工風險”可能導致經營計劃的夭折,使企業喪失入市的機遇、拓展的機會、競爭的實力,甚至令企業倒閉。所以,“用工風控系統”,是人力資源充分發揮作用的前提,是提高人力資本投資效率保證,是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必要條件。避免“用工風險”,是企業戰勝任何市場危機的基礎和條件。
2017年1月1日實施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不僅會使“違法用工”敗訴的企業承擔經濟損失,還要承擔社會信譽損失。近千個法律規范,已讓企業應接不瑕,而其他的“用工風險”正將其送至無底的深淵,一去不復返。英國巴林銀行的非經營性倒閉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在談及企業用工時,人們一貫說的是如何遵紀守法,將聘用員工的目的拋得無影無蹤。這也正是法律界和人力資源管理界的無耐,法律工作者不知道人力資源管理在何處需要法律,人力資源管理者不知道法律能給人力資源管理什么樣的支持和幫助,結果也只能是照“條”宣科,以不違反法律為目的。何況,出于保護弱者出發,國家政府一直在研究如何運用《勞動法》保護員工的權益,少有研究保護用工單位的權益,更難談及系統地運用《勞動法》保護企業權益了。
所以,“用工風控系統”不僅僅是實現“零敗訴用工”,而是避免和防范所有因用工導致的所有用工損失,實現“零風險用工”,維護決策效益,實現企業組織經營的利潤的最大化。
三、服務步驟和內容
“用工防控系統”的木桶原理,不僅考慮側板有多厚、考慮側板有多長,更重要的在于各側板之間及與桶底的咬合能力和水平;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不在于堤壩有多高,有多厚,而在于是否堵死能夠讓螞蟻出入的小洞。
“用工風險”存在于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人力資源管理又融于企業整體運營過程之中,離開了企業管理運營模式,孤立地或從法律入手、或從人力資源入手,均不能堵死讓螞蟻進出的小洞,最終長堤潰敗,一失足成千古恨。
“用工防控系統”是超乎點、線、面的,科學、系統、嚴謹、符合法律要求的立體防范體系,以先進的管理理念為前提,以豐富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為基礎,從企業經營管理中尋找與員工管理的交集,建立以避免企業不當管理而導致的“用工風險”防范體系。
“用工防控系統”,旨在盡量為企業提供一個安全的、無風險的員工管理體系。它以現行的企業人力資源系統為基礎,尋找和判定可能存在的用工結點,以實現管理目標為目的,確定防范用工風險的方法和技巧,最后,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保障手段,實現企業“零風險用工”。進而通過實現人力資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即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的最大化,達成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最大限度地實現企業決策效益,實現企業組織經營效益的最大化。
“用工防控體系”,從企業環境調查入手,充分了解與用工有關的各方面信息,根據勞動力物質性物質和生物物質,分析存在的用工風險,尋找影響用工風險的內外因素,建立閉環的“零風險用工”系統。
“用工防控系統”項目,以全部外包形式實施。
四、項目開發與實施專家介紹
張晹枰(立興)先生,中國優秀企業勞動法運用專家、中國著名的優秀人力資源專家,專職律師,有著近25年勞動法律和人力資源管理實操經驗的著名專家,具有30年的企業法律工作經驗,并有著豐富的相關案例處理經驗,是國內第一個專門研究介紹如何運用法律法規保護企業權益的人,克服了人力資源管理者不了解法律運用技巧、專業律師不了解人力資源在何時需要法律保護的弱點。同時,是國內第一位系統介紹集體協商的專家。
本項目由人力資本專家律師張晹枰(立興)先生創立并主持實施。2000年,張晹枰(立興)先生以幾十年人力資源管理的實操經驗,直指其系統上重大“用工風險”缺失,第一位提出了如何運用勞動法系統保護企業在勞動關系中權益,并由企業管理出版社出版了《企業如何建立勞動法律關系》一書,彌補了多年來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硬傷,成為此領域導師,又于11年后的2011年出版了《零風險用工》一書,更加奠定了其在此領域不可動搖的權威地位。
張晹枰(立興)先生有著法律、技術、人力資源、外貿等專訓經歷,有著30多年的企業法律實操經驗,25年的企業管理經驗,是能夠將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相關公司法和勞動法等法律法規有機結合的實操型專家。張晹枰(立興)先生是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向全國企業推薦的中國第一位優秀人力資源專家,中國優秀企業勞動法律運用專家。其出版過四本專著,發表過近百篇論文、文章、專題采訪等文字資料。
五、合作指引
1、有需求的企業(下面簡稱甲方),請與項目咨詢方(下面簡稱乙方)聯系。以確定實施時間、工作周期、工作結果、服務費用。
2、“用工防控系統”實施周期為5至8個月。
3、“用工防控系統”外包實施費用為人民幣35萬至65萬元(上市公司均為65萬元)。
4、“用工防控系統”年升級、維護費7萬至12萬元(上市公司均為65萬元)。
5、甲方與乙方簽訂合作協議后,一次性付清全部款項。
六、咨詢及聯系電話
咨詢電話:13701313626 18600268273
聯 系 人:張律師
北京市百瑞律師事務所
2017年7月28日
附件:
一、項目開發人及主要實施人張晹枰(立興)律師資質介紹
二、“用工風控系統”項目實施步驟
三、“用工風控系統”項目實施流程
四、“用工風控系統”項目提交的成果內容
五、“用工風控系統”體系操作實施內訓大綱
六、“用工風控系統”項目指導及外包協議
七、“用工風控系統”項目合作保密協議
附件1、項目主創人及主要實施人張晹枰(立興)律師資質介紹
張晹枰(立興)律師在北京律協授課照
張晹枰(立興)律師被授予優秀人力資源專家證書
張晹枰(立興)律師被聘為中國注冊人力資源師評審會委員證書
張晹枰(立興)律師編著的部分書箱
張晹枰(立興)律師服務過的企業
北京貝爾通信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鐵道科學研究院、中國新興建設開發總公司、中建建筑承包公司、北京英思沃通信集成有限公司、中國電工設備總公司、北京首科靈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泰康人壽、中國機械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北京暢捷通信有限公司、中國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船舶燃料供應總公司、清華同方、神州數碼、LG電子、美國信息產業機構、奇正軟件、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光輝國際、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光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朗新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方正電腦系統科技有限公司、奧托博克德國假肢嬌形器工業有限公司、世紀互聯數據中心有限公司、創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百利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安易軟件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中訊華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興遠景科技有限公司、二十一世紀遠程教育有限公司、華潤飯店、北京華虹(NEC)、北京松下電子有限公司、IDN電信系統有限公司、聯想集團有限公司、高偉達軟件有限公司、東方家園、中電賽龍通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廣聯集團、北大維信生物有限公司、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施華洛世奇亞洲有限公司、大眾軟件、北京韓國投資企業協議會、東易日盛集團、北京博士倫眼睛護理產品有限公司、中電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霍尼韋爾中國公司、北京環球貨物流保稅有限公司、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新華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金鹿商務航空、中國新華航空公司、克拉斯家具集團公司、大業傳媒、新北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數字農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愛農家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華夏威盛(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華夏威盛物聯網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中國匯融財智集團、滄州鑫源泰鋼管集團、某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奧凱航空、幸福航空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