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8于(深圳-濟南)
航班上 執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例如滴滴打車、共享單車的興起,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方便。這些互聯網+企業的成功,刺激了很多企業開始了轉型升級,在當今社會上掀起了一股互聯網+的風潮,大量的企業被互聯網+“洗腦”。
很多企業認為,只要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企業就走上了光明大道。殊不知,對企業來說,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企業真正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這才是企業的根本。如果企業只注重互聯網+,而忽視了產品的質量,這是舍本逐末。打個比方,就像我們去飯店吃飯,我們去的目的就是為了吃飽吃好,最重要的是飯菜的質量和服務給我們帶來的體驗。而對于做飯用的鍋、鏟子等工具,我們是不怎么關心的。一家飯店就是做飯的工具再好,但是做不出可口的飯菜,服務的態度不好,顧客不滿意,相信這家飯店是很難經營下去的。把“飯菜”比喻為企業的產品,如果要把“飯菜”做的好,擁有工匠精神就尤為重要了。
要知道互聯網+不是萬能的,只是個工具而已,而工匠精神是支撐這個工具的基礎。如果沒有工匠精神,互聯網+只能是空中樓閣。也許我們看到一些國內互聯網+企業成功的案例,卻很少有人去分析和了解這些企業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艱辛,以及對工匠精神的追求。例如現在很火的共享單車行業,摩拜單車做的是比較大的,比較成功的。而它成功的背后是對產品質量的追求,質量的背后是工匠精神。現在共享單車有幾十家,已經有共享單車企業倒閉。
2017年6月13日,重慶的共享單車運營商“悟空單車”宣布退出市場。這家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是一家專注共享經濟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主打“悟空共享單車”品牌。其運營時間僅僅5個多月,就退出了共享單車市場。
其創始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向外界解釋了退出市場的原因。他說:我們拿不到頂級的供應鏈,摩拜、ofo都可以和全球最大的供應商合作,但與悟空合作的都是小廠商,產品品質不是特別好,車子容易壞。
這家共享單車企業的失敗,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重要的原因就像其創始人所說的“產品品質不是特別好,車子容易壞。”相對于個人的私用單車來說,共享單車的質量要求還要更高。因為共享單車屬于有償公用產品,它的使用、存放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愛護,所以很容易損壞。如果質量差,容易壞,那么給用戶的使用體驗肯定不好,這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一般來說,在互聯網+時代最為推崇的是創新、創造精神,其實創新、創造精神與工匠精神是一致的。還以摩拜共享單車為例,摩拜為了提高單車質量和用戶的騎行體驗,光申請專利技術就多達幾十項,這就是互聯網+企業在工匠精神上的體現。
現在雖然從國家層面提倡工匠精神,但是社會上像互聯網思維、粉絲經濟、自媒體、電商社群等等這些熱詞仍然大行其道,并且愈演愈熱。在工匠精神面前,有人甚至懷疑這種精神是不是已經落伍了。然而,真實的情況是,工匠精神不是落伍了,而是越來越重要了。在互聯網+時代,仍然離不開產品為王,內容為王、用戶體驗至上,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人們需要極致的產品,這些極致產品的出現,離不開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果沒有工匠精神,互聯網+就是空談,就時扯淡。所以,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更需要工匠精神。
然而,一個不好的現象是,中國的企業界曾經一度遠離工匠精神,投機取巧、以快取勝占了上風,結果導致企業的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的理性平緩和競爭的加劇,迫切需要企業重喚工匠精神。近兩年,在國家的倡導下,工匠精神開始在一些行業重獲生機。那些先知先覺的企業已經主動在產品設計和制造上追求極致,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好苗頭。
在互聯網+時代的一些創業者已經認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他們把創業定位為扎實地把產品做好,讓每個客戶都滿意。這些創業者認為,互聯網+時代的創業,不僅需要創業激情與創新思維,同樣需要工匠精神,只有求真務實,持之以恒地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才能真正把創業落到實處。在新一輪的創新和創業浪潮中,不僅需要創業者具有互聯網思維,更需要具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互聯網+時代最寶貴的精神,無論是創業、經營企業,還是在職場上,都需要具備這種精神。例如,作為醫生,要精心開好每一張藥方,把每一個手術做到完美;作為教師,要精心上好每一堂課,對每一個學生精準開展思想教育;作為飯店服務員,要精心洗好每一個盤子,給每一個顧客無微不至的關心。在如今產品為王的時代,任何一個行業,要有高質量的發展,都離不開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