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孔子的學生曾參提出“每日三次反省自己”,成為眾人所推崇的一種學習和自我反省的方式。雖然當今社會很難有人真能做到這點,然定期對自己進行反省依然是最好的最實用的自我學習方式。當然對于企業而言特別是企業管理者之間互相開展反思交流,是提升企業管理人員領導力最實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
“領導力”目前已經成為了企業培養管理人員對外采購量最多的課程之一。可見這類課程和內容許多企業管理者已經非常熟悉,然而許多管理者學習時知道,道理也明白,但遇到實際問題沒辦法還是會把所有的相關理論知識全都拋在腦后,而且過后也并沒有去反思,真是所謂的“知行不合一”。發生這種情況,往往是管理者在企業中缺少監督(是一種普遍現象),自己到底在管理上和工作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周邊同事一般是不會直接告訴你的,只有自己感覺到痛了才會有所感悟,然真到這時往往已經為時已晚。
“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前許多企業管理者出現管理問題,缺少的不是管理知識,也不是缺乏領導力,而是缺少平時能夠對自己說真話的人,能夠直面指出自己在日常管理中出現問題的人,能夠不斷讓自己反思,在實踐中提升自己領導能力的人。我相信這個人其實就在我們這些管理者的身邊,但要讓這些人能夠真正開口,則需要有一種形式,需要有一種環境,需要有一種機制。這就是我們專業促動師作為第三方成員,可以采用促動技術通過反思提升管理者領導力最實用的一種方式。促動師通過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通過運用SHARE模型、迭代模型等工具等,讓管理者真正發現自己的問題,正視自己的不足,最終設計出一份能夠真正適合自己的,遵循SMART原則的行動方案。
當前這門課程不僅在企業內,而且在MBA課程中也逐步開始被廣泛運用,讓學員通過相互間拋出蘋果和辣椒,從而可以真正了解到在別人眼中最真實的自己,從而可以讓自己得以更好的自我反思,能夠更好地有意識地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快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課后所有的學員不管是接受還是不接受別人的建議,都非常珍惜和看中別人給自己的評價,因為他們知道,這種團隊反思的學習機會在企業中不會常有,學員間雖然可能都是一家企業的同事,相互非常熟悉,然這種話一般場合是絕對不會說的,也是聽不到的。如果我們企業從來沒有進行過團隊反思,或者已經超出一年沒有做過團隊反思了,那么開展一次團隊反思的學習培訓,一定會勝過任何管理類課程知識內容的輸入成效。
【課程收益】:
l 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l 凝聚一群不一樣的個體;
l 整合一切不一樣的資源;
l 塑造一支不一樣的團隊。
【培訓時間】:課前調研+1天(6小時)+課后跟進
【培訓對象】:公司領導班子、銷售團隊、MBA管理課程
【培訓方式】:講授、小組互動研討、促動技術
【培訓人數】:20-40人
【場地要求】:空間足夠擺放小組座椅、小組研討式的桌椅擺放、可供張貼海報的墻面、有投影儀和話筒
【物資需求】:12色水彩筆每組1桶、海報紙(60cm*90cm)25張、便利貼每人2本、美紋膠帶每組1卷
課程大綱
一、課前調研
1、了解團隊成員的年齡、學歷和工作年限,及其當前在公司的職務、等級、入職時間;
2、了解團隊成員之間的組織關系,相互間的個人關系;
3、了解企業團隊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4、評估開展團隊反思的內外部條件是否成熟,是否處在有利于推進的節點;
5、企業是否具備開展團隊反思的組織氛圍和機制,團隊反思后的成果是否能夠被有效和積極利用。
二、課前準備
1、布置會場環境,經量達到溫馨輕松的氛圍
2、挑選背景音樂,調試音量和節奏符合會場氣氛
3、擺放座椅,中間一個可轉動椅子,四周形成環島式擺放
4、擺放教學物資如魚頭箍、海報紙、便利貼、A4紙、彩色筆等
三、開場導入
1、由團隊領導開場,介紹組織本次團隊反思的目的和意義,以及反思成果的運用。
2、促動師介紹團隊反思所運用的技術和工具,團隊反思的流程以及規則。
3、不同角色的職責和應該采用的話術和行為規范
4、宣布分組規則,小組分工,展示一個不為人知的自我
四、感恩相遇
1、每人分享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
2、分享當時的心情和感受;
3、事情的結果讓你有何感悟;
4、感恩團隊給予自己的幫助。
五、感動相知
1、遵循SHARE原則,展開魚和水的交流;
2、拋出蘋果和辣椒,再加上一個幫助;
3、保持聆聽和反思,反饋反思結果,感謝水的給予
4、整理總結展示小組成果,制定個人行動計劃和方案。
六、共創未來
通過交流不僅了解了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更是發現朝夕相處的團體有這么多未曾發現的團隊優勢。共同行動,共創未來。
1、共列,團隊優勢;
2、共商,資源整合;
3、共建,互信團隊;
4、 共謀,行動方案;
5、共創,團隊藍圖;
6、共享,成果展示。
以上課程請聯系專家級促動師——柴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