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結構調整:
過去的支柱性產業,是傳統制造業。其最大的問題是產能嚴重過剩,連續五年下降,過剩的產能的在40%左右,接近一半。到明年6月份以前,倒閉在35%左右,大規模的倒閉潮,現在還沒開始。傳統的制造業已經不能再作為支柱性產業存在了。
另一個是房地產,是個很長的產業鏈,過去確實是支柱性產業。現在是去庫存化,也是嚴重產能過剩。建的房子夠38億人住,只有13億人,房地產投資連續3年回落。很難再作為支柱性產業了。
原來的兩個支柱性產業已經不存在了,十三五期間支柱性產業到底什么?
馬云(中國)財商學院認為:
十三五的支柱性產業有三大類,一是戰略新興產業,二是服務業,三是現代制造業。
第一類:戰略新興產業
既有戰略性,又是新興的。兩個條件:市場需求巨大,技術短期內技術能夠突破。有八個:
1、新能源
以前傳統能源是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新能源有四個形態,水能,風能,太陽能,核能。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環保主義認為水能不能算,修水庫會破壞環境。還有清潔能源,范圍更大一些,部分傳統能源也算清潔能源。8月份,我對新能源進行了考察,水能投資的空間已經不大,只有瀾滄江沒開發,開發的可能性不大。風能和太陽能,考察結果發現,三個問題不能解決,只能探索性投資。一是發電成本太高,遠遠大于現有的,消費者不接受,降低成本做了兩件事,一是免征土地稅,地方政府不接受,光伏建在戈壁灘上也要收稅,有了使用價值就有價值了。二是財政補貼,錢從哪里來?沒有解決。補貼多少是合理的?說不清楚。補貼基本不到位。只有靠技術突破才能把成本降下來,但技術突破的方向在哪里,看不到。
風能和太陽能,兩個問題,一是間歇性,二是不可持續,沒法上網。解決辦法市儲能技術,但技術也不清晰,基本都紙上談兵。那是世界性問題。第三個是技術路線一直在搖擺。多晶硅和薄膜,互相都說對方沒前提。我問兩方:兩個問題,搞多晶硅的無錫尚德為什么破產?搞薄膜的漢能為什么股價腰斬?技術路線實際沒有解決,投資者不可能大規模投資,只可能探索性投資。
核能,我們已經突破,清華大學聯合21家機構,搞了第三代核電技術,解決的是安全性的問題,不擔心地震和沒水。我們的第四代也完成了,只是沒有公布,解決了核廢料的問題。歐洲沒有地震大災難,但怎么處理核廢料是個問題。習主席出訪英國,中廣核在英國建核電廠,核電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未來新能源發電要占到32%。分離式電網未來只占百分之十幾,就是風能,太陽能。新能源上最大的市場份額是核電,占百分之八十幾。核電起來了,帶動核電裝備就起來了,將會大規模推動。
2、新材料
未來的需求巨大。石墨烯,納米型的材料。天津爆炸案,滅火不能用水的,薄膜打過去火就滅了。手機未來可能薄到酒店房卡差不多。
3、生命生物工程
涉及到農業,醫療健康,技術突破非常快。現在已經到了基因體檢,知道你未來是得心血管病還是腫瘤。
4、信息技術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
一是芯片,每年買芯片的錢和國外買石油的錢是一樣的,市場空間多大?這個是投資重點。
二是無線傳輸技術。鐵塔公司不行的。許多產業基金都進這個領域。
三是信息的終端使用,就是互聯網+,我們做的還可以,但未來的空間還很大。
互聯網+金融,像P2P,眾籌,第三方支付,都是互聯網+引起的。我喜歡的書店,要眾籌,原來希望1人1萬湊50萬,最后有253人要出資。
互聯網金融,是第三個。兩個問題沒解決,一是大數據,二是安全性,技術上還沒解決。大數據中心在貴陽,據說這種企業對氣候有很高的要求。都在為此而投資。因此共有五個投資熱點,芯片,無線傳輸技術,三是信息的終端使用,四是大數據,五是信息安全。另外這個領域要通過互聯網+打破壟斷,比如分享通信,一個民營企業拿到運營商牌照一年的時間用戶就超過五百萬,每天十多萬新增用戶,三大運營商是每天負增長幾十萬用戶,而且他們通過創新把SIM卡的生態系統建立起來了,可以讓移動互聯網+這一類企業的創業創新更簡單更高效。
5、節能環保
節能環保不能簡單靠法律和政策,還是得靠技術,靠產業。攀枝花市實現了藍天白云,就是因為攀鋼解決了脫硫技術解決了。節能環保有很大的發展環境。
6、新能源汽車
傳統汽車,排污問題解決不了,連大眾都用軟件作假,因為實在解決不了。以后新建小區的時候,必須建充電樁。有些城市,開始大規模建充電樁。我開了一下特斯拉,沒有聲音,他沒有發動機,七塊電池。但問題是,傳統汽車產業怎么辦?毀滅了傳統產業。
7、智能機器人,在工業里使用,就是工業4.0,物聯網
我去看有個工廠,電焊工已經不需要了,十幾個焊槍,一個人拿個pad指揮就行了。還有無人遙控飛機,無人駕駛汽車。現在要重點討論法律問題了。無人飛機窺探隱私,無人駕駛汽車撞死人誰負責,我沒開我不能負責,廠家負責?智能保安,就是機器人。請拿出有效證件,說了三遍,請后退五步。各行業應用領域需求巨大。
8、高端裝備
醫療裝備,核磁共振,我們造不出來,對我們基本是攏斷價格。基本材料是稀土。需要的是擁有這種專利技術的人才。
第二類:服務業
服務業分為四大類:消費服務,商務服務,生產服務,精神服務
1、消費服務
包括醫療健康服務,兒童服務,家政服務等嚴重短缺,如醫療健康,如看病難,看病貴,醫療健康服務業不發達。靠政府發展不起來,放開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健康領域。
養老服務,養老不是地產的問題,要控制兩個團隊,老年病治療團隊,老年特殊護理團隊。日本,集中型(托老所),分散型(居家型)。有個老年失憶性患者護理中心,要順著說,不能嗆著,得哄,否則砸東西。北大的錢XX教授,把房子賣了,住到養老院了,一個月兩萬。未來有巨大需求和發展空間。有人承包小區,建好網站,就是費用的問題,中產階級,害怕麻煩,多少錢都愿意。
2、商務服務
包括金融服務,會計師事務所,律所,投資咨詢服務等。
3、生產服務
為生產過程直接服務的服務,北京一家公司為全國鋼廠服務,解決排污,做特殊鋼廠,噴涂特殊材料。設計,服務設計,工業產品設計。買空調,網民會推薦三菱,出風口聲音非常小,因為他設計變了。大量的設計外包了。
養一只雞賺幾毛錢,一頭豬賺幾塊錢,必須搞規模農業,但各種生產過程服務要跟上。
4、精神服務
物質享受靠物質滿足,精神享受,要靠精神服務,包括娛樂,影視,文化,出版。一部電影《捉妖記》賣10幾個億,沒什么大驚小怪的。認同感也是精神享受。捉妖記投了兩次,第一次主演吸毒,又拍了一次。像旅游,未來的空間是很大的。考察一帶一路,河西走廊,丹霞地貌,很一般,80塊錢一張票,人山人海,都是發達地區的,只有那里才能看到蒼涼感。一年接待1000萬,13年才能來完。人富裕之后,物質享受沒有彈性,更多的支付是精神享受。精神服務是服務業的第四個,要大力發展。
第三:現代制造業
1、航空器和航天器制造
通用飛機我們需求巨大,空客和波音最大的客戶是中國,我們制造不出來。C919,中俄要聯合搞寬體飛機。中航三家公司停牌,估計發動機要獨立出來。衛星。
2、高鐵
未來各個縣都要通高鐵。萍鄉市,一直不愿意去,高鐵通了,南昌到萍鄉,45分鐘,再過半小時到長沙了。高鐵出口,印尼的簽了,xx也要簽。中國改革開放做的最成功的事情,就是高鐵。引進、消化、吸收、提高。學生和老師同臺競技。包鋼,現在不生產普通鋼了,生產高鐵鋼軌鋼。有些國家要求建成以后還要運營一段時間再交付他們。
3、核電設備制造
新核電不一定要在海邊了,內地的河邊、湖邊都可以,未來要走向世界了,核電裝備制造是第三個要點。
4、特高壓輸電裝備制造
要靠這個改造電網,形成全國統一電網。拉動GDP4萬億左右。
5、現代船舶制造
不是造船的,是以生產航母為標準的,我們要構建航母編隊。航母自己沒有戰斗力,他是個水上飛機場,水下有潛水艇,上面有飛機。現代制造業都是生產公共產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