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組織的運行、管理的依據或工作的執行, 都需要依據制度的內涵而運作, 因此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完整性將直接導致企業運營的可行性與正確性, 因此<如何制作簡單完整有效>的制度, 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基礎。
簡單完整有效的制度應該如何制作?怎樣的制度內容才算是良好的制度?一般的主管或公司對這二個關鍵都有需求但卻陌生, 主要是因為大部分的制度制作者不了解良好的制度應該涵蓋哪些結構?不了解<欲求簡單>的處理方式, 并誤以為<制度完整>的關鍵在于復雜周全的文字描述, 以致于制度難以被員工有效應用, 形成彼此認知錯誤引發糾紛成本與延誤成本。關于制度建設需要掌握幾個原理。
1、 公平原理。要使每個人滿意是不可能的。對于公司法規的制訂者來說,重要的是做到公平合理,而不是取悅每個人。
2、 “破窗理論”與遵守制度。破窗理論在社會管理和企業管理中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它啟示我們必須及時修好第一個被打碎的窗戶。運用到企業就是要及時修補漏洞,保證制度被遵守。
3、 制度到位,責任到人。在組織內部,管理者應該科學分工,根據實際動態對人員進行最佳配置。只有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各司其職,才不會產生推諉、扯皮現象。
4、 制度與責任心。在管理中,劃清每個員工和每個小團隊的責任界限很重要。大家都有責任,就等于大家都沒有責任。人光有責任心是不夠的,還要讓責任心貫穿在制度之中。
5、 制度的慣性。當一個組織所處的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就會導致工作流程和方法改變,崗位設置與工作思路應該跟上。就需要調整制度。
6、 制度法規是讓人遵守的。令行必出,慈不掌兵。在制度的推行過程中可能會受到阻撓,得罪一些人。這時候就必須堅守原則,推行法令。
企業制度的簡單完整有效, 不但直接促進企業管理效能、避免管理沖突、同時也提升工作的精準度, 如果每位制度制作者都能夠掌握制度的制作能力, 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