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員工不懂、不會、不愿”是企業目標實現的攔路虎。將這只“攔路虎”轉變成“千里馬”是企業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和功效。
本文通過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擔當內部講師的思考分析,闡述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如何駕馭企業培訓這駕馬車,提供滿足實現企業目標所需的企業人員,實現企業持續發展。
關鍵詞:持續發展,企業目標,企業培訓,內部講師。
企業持續發展的直接表現是企業目標的不斷實現。企業目標分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期目標。近期目標的實現決定于企業當前人員素質;中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的實現要靠企業未來人員素質。
企業人員素質(注1)具有時空性和動態性。時空性是能滿足企業現在的要求,但不一定能滿足企業未來的要求;能滿足甲企業的要求,不一定能滿足乙或丙企業的要求。動態性是指人員素質是變化的,一方面是通過不斷學習變得更強、更高而更勝任于公司;另一方面,人是有生命周期的,隨著人的成長會進入衰退期,以致無法繼續學習而不勝任于企業。因此,企業必須應用好企業人員素質的時空性和動態性,以實現企業發展不同時期的目標,達成企業持續發展。
企業人員素質的動態變化決定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員工的自主學習,另一方面是企業培訓。員工自主學習引發的素質變動可能跟企業匹配,也可能不匹配。因此,企業培訓是企業人員素質獲得與提升的根本途徑。
現實,我們的企業管理高層(老板、總經理)認同、理解企業培訓的意義、作用。但,企業培訓又是他們的一塊心病。企業培訓不僅要花錢,更主要的是花時間。更惱人的是花了錢和時間,不僅沒有成效,反而人員特別是較優秀人員還不斷鬧離職或離職。
這是怎么了?
我們從企業培訓組成要素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啟示。企業培訓要素包括培訓目的與目標、培訓主題、培訓對象、培訓課程,以及培訓教師、培訓實施、培訓評估,和培訓制度與培訓組織。從培訓目的目標的確定,到培訓主題、對象的確定;接著是培訓教師選擇,再到培訓教材確定、教學計劃(培訓進程及其培訓方法)制訂;然后是培訓實施;最后到培訓評估。企業培訓環節多,邏輯嚴謹。只要其中出現閃失,最后的培訓評估結果就是不能達成最初的培訓目的目標。因此,理清企業培訓要素之間的邏輯,并依此構建、實施結合企業自身的企業培訓是企業培訓取得成功的關鍵,也是解決企業高層(老板、總經理)實施企業培訓心病的根本方法。
一、 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是“培訓目的目標”和“培訓主題、對象”確定的責任人。
“培訓目的目標”和“培訓主題、對象”的確定是企業培訓的起點。如果開始方向就偏了,結果當然就不理想。如果方向完全錯了,必然就南轅北轍,不用說結果好壞了。
如何保證“培訓目的目標”和“培訓主題、對象”方向是正確的?我們要從培訓的目的目標說起,企業培訓的最終目的目標是實現企業目標。“培訓目的目標”和“培訓主題、對象”只有與企業目標結合,與企業經營管理的基本理念相符,企業培訓方向才是正確的。而最能掌握、理解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和企業目的目標的人是高層管理人員。因此,只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親自把握“培訓目的目標”和“培訓主題、對象”,才不至于使企業培訓偏離方向。
二、 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是培訓教師的最佳人選,同時也責無旁貸。
培訓教師是企業培訓實施的關鍵之關鍵。培訓教師是企業管理人員與受訓學員的橋梁,是授課內容的編輯、傳授者、轉化者。如果培訓教師對培訓目的、培訓主題理解不到位,對受訓學員不夠了解,就很難將培訓內容講清、講透;受訓學員也就難以掌握、理解培訓內容,更難以轉化成有效的工作行為。
培訓教師的來源有外部和內部兩種。
來源于企業內部的培訓教師稱為內部講師。企業哪些成員可以且必須成為內部講師?
我們知道,企業目標是企業員工所為。管理者是通過他人實現目標的人。如何確保企業員工實現企業目標,是企業管理人員的職責關鍵。
傳統的企業管理人員的職責重心是業務工作,不是管理工作。這是企業初創期,管理人員大都是企業創始人,且他們認為企業規模小,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對管理認知不足造成的。
企業不管處在企業發展的那個時期,管理工作必須優先于業務工作,這是持續發展企業的根本觀念。
當我們應用這種管理理念后,我們就會去預測業務工作實施展開的各種問題,并想法排除這些問題,保證業務工作順利進行。進而,不難得出業務工作實施展開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員工不懂、不會、不愿”。它是企業業務順利進行的“攔路虎”。企業管理人員只有將這只“攔路虎”轉變成“千里馬”,企業業務才能順利展開,并取得預期成效。因此,企業管理人員承擔內部講師角色,是責無旁貸,也是最佳選擇。
企業內部講師團隊的組成成員,除了企業管理人員外,還應包括優秀的專業人員。企業發展不同時期擔當企業內部講師的崗位,不同企業不同,取決于它的組織結構。但,有著共性可循。表一是某企業的內部講師擔當規劃。
表一:某企業內部講師擔當崗位規劃
企業發展階段 | 擔當企業內部講師的崗位 |
初創期 | 老板(總經理)、職能主管 |
發展期 | 老板(總經理)、部門經理、專業人員 |
成熟期 | 老板、總經理、部門經理、基層管理人員、專業人員 |
三、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是企業內部培訓課程開發的核心成員。
企業內部培訓課程不僅要為企業目標服務,還要適合企業內部講師的具體條件。因此,企業內部培訓課程開發必須具有系統性、針對性。
企業內部培訓課程的系統性、針對性開發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從企業職能出發,二是從企業職位體系出發。一是二的基礎,二是一的應用。同時每年必須進行完善后才能使用。
1、從企業職能出發,根據企業價值鏈分析規劃課程。一般分為:產品技術類課程、生產工藝類課程、設備儀器使用維護類課程、管理類課程和其他專業類課程。從企業職能出發規劃內部培訓課程,必須注意與企業戰略和企業實際結合。脫離企業實際和企業戰略的任何課程都無法與企業目標關聯,不僅造成勞民傷財,而且還可能混淆企業文化,對企業造成傷害。
2、從企業職位體系出發,確定各崗位或各層級崗位的培訓課程。
企業培訓的對象是人,人具有差異性。不同職能和不同層級的人安排在一起培訓,將加大培訓教師的培訓難度。培訓課程規劃就按崗位層級進行,就能克服這些困難。
表二是某制造企業管理職位培訓課程體系。它將企業管理人員分為三層:基層,中層和高層。同時,它將課程主題也按職能分成三層。“工作教導”、“人員考評與獎懲管理”、“人員招聘”、“企業培訓師訓練”、“生涯規劃與績效面談”、“組織變革”、“企業治理結構”、“情境領導”都是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課程,該企業將它分配到三個管理層級中完成。
表二:某制造企業管理職位培訓課程體系
課程系列 | 課程主題 | 課時 | 課程對象 |
基層管理人員課程 | 1、管理認知 | 6 | 1、 基層管理儲備人員 2、 外招基層管理人員 |
2、物料領用管理 | 3 | ||
3、設備管理 | 3 | ||
4、產品質量管理 | 6 | ||
5、生產準備與早會召開 | 6 | ||
6、工作教導 | 6 | ||
7、工作回報 | 6 | ||
8、人員考評與獎懲管理 | 6 | ||
中層管理人員課程 | 1、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標準知識 | 12 | 1、 中層管理儲備人員 2、 外招中層管理人員 |
2、流程管理與內審技能 | 12 | ||
3、訂單管理/銷售管理 | 6 | ||
4、生產計劃管理 | 6 | ||
5、物料采購管理 | 6 | ||
6、產品開發管理 | 6 | ||
7、部門日常管理 | 6 | ||
8、方針目標管理 | 6 | ||
9、人員招聘 | 6 | ||
10、企業培訓師訓練 | 18 | ||
11、生涯規劃與績效面談 | 6 | ||
高層管理人員課程 | 1、財務管理 | 委外 | 1、 高層管理儲備人員 2、 外招高層管理人員 |
2、營銷管理 | |||
3、組織變革 | |||
4、公司治理結構 | |||
5、情境領導 |
這樣有針對性的、系統的課程開發,如果不是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親自操刀,勢必導致課程不是與企業管理人員的實際不符,就是與企業受訓學員的實際不符,更可能的是與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和企業目標不符。最終影響企業目標的實施,阻礙企業持續發展。這是企業培訓效果差的根源。
四、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是企業內部講師激勵與約束機制制訂的責任者。
企業內部培訓這場戲要演好,必須要有好的機制去激勵和約束內部講師。透過相關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激發企業內部講師樂于企業培訓,和不斷進取、創新,為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目標盡職盡責。
企業內部講師激勵與約束機制包括:1、管理人員選拔標準。2、管理人員晉升與淘汰辦法。3、企業內部講師考核與評比辦法。4、企業內部講師課程開發與授課激勵辦法。
企業內部講師是企業中一個富有使命感、挑戰性、成就感的職業,有著其特有的素質要求。如果內部講師的素質不到位,用其實施企業培訓,不但內部講師的不足(太熟了,沒威信)呈現無余;而且還可能直接影響到企業經營理念、企業目標的傳遞,造成員工對企業經營管理理念、企業目標的誤解或理解偏離,影響員工的信心和工作行為。因此,管理人員擔當內部講師角色,保證其素質的根本方法是將“培訓教師選配標準” 的潛質要求列為企業管理人員選拔的必備要求。
培訓教師選配標準的潛質包括:
1、擁有培訓熱情和教學愿望。
2、具有良好的交流與溝通能力。
3、具有引導學員自我學習的能力。
4、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將企業內部講師要求標準列入管理人員選拔標準,保證企業內部講師的素質要求。通過將考核評比結果與管理人員的晉升與淘汰結合,約束企業內部講師不斷進取、創新。
通過對企業內部講師的授課考核與評比,得出年度優秀講師,激發企業內部講師積極、樂于上好課程。通過開發課程的評比,得出價值貢獻課程,激發企業內部講師積極、樂于創新、開發課程。通過對授課和開發課程的直接經濟補償,提升企業內部講師的課程開發與授課熱情。
五、企業高層管理者是企業培訓組織的領導。各級管理人員是企業培訓組織的核心成員。
企業培訓是一個復雜的、繁重的、系統的工程。環節多,邏輯嚴謹。如果沒有一個組織去指揮、協調,就很難保證不出現閃失,影響培訓目的目標的實現。
企業老板或總經理首先是企業培訓組織的領導,沒有他們直接參與領導、指揮,就無法保證企業培訓資源的到位,就不用說實施和效果了。
企業培訓組織的成員應由哪些成員?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培訓經理或培訓專員肯定是。只有他們夠嗎?實際上是遠遠不夠的。企業培訓的對象是企業員工,員工的直接上司是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沒有他們的認可、同意,員工是難于參加培訓的;即使參加培訓,其培訓內容也很難轉換成企業行為。企業培訓推動的真正動力是企業各級管理人員,他們應是企業培訓組織的核心成員。
“員工不懂、不會、不愿”是企業目標實現的攔路虎。將這只“攔路虎”轉變成“千里馬”是企業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和功效。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擔當企業培訓的不同角色,承擔不同責任,駕馭企業培訓這駕馬車,提供滿足不同時期企業持續發展所需的企業人員,是企業培訓的根本途徑;是消除企業高層(老板、總經理)進行企業培訓心病的根本方法;是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目標的根本途徑。
注釋:
注1:企業人員素質是指企業人員知識、技能、態度和體能的總和。
參考文獻:
(1) 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7年2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