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楊波,曹楊波講師,曹楊波聯系方式,曹楊波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53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曹楊波:質量管理發展
    2016-01-20 30608

    在農業社會已有了產品品質意識,但是直到工業革命以后,才有了產品管理的意識。綜觀品質管理發展的歷程,品質管理一共經歷了六個階段,每一次的發展都是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的。因為歷史的原因、觀念的變革,每個時期都會對品質做出不同的詮釋。

    一、QI階段(18世紀——1920年代)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前,人們腦中存在的生產觀念是,自己制造出來的產品,自己必須確保其品質,才可以出售。工業革命剛開始時的制造工廠,還是延續傳統的觀念,產品均由制造者自己檢查,直到好時才予以出貨。所以,最初的品質管理是作業員的品管,由作業員自主檢驗,形成自己做事自己負責的品管方式。

        后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到了十九世紀末科學管理學派的興起,制造工廠開始追求產量的提升,作業員僅注意到產量,而忽略了品質 。1911年科學管理之父泰勒提出品質管理是可以有標準工時的,可以形成標準化作業,于是標準化作業流程和指導書產生,品質便逐漸由監督者(領班)按照作業指導書來檢驗,形成領班的品管——巡檢。

        進入二十世紀,制造業產品越來越復雜,領班的管理工作陸續增加,不能充分負擔品質監督工作。此時,程序管理學派的代表人費瑤提出管理是可以程序化的,管理過程包括計劃、組織、協調、控制、指揮五個方面,而不只是領班的控制。之后,福特汽車公司的老板福特為了增加作業效率,把流水線作業納入工廠生產和管理中,并提出了作業專業化的概念。接著亞當.史密斯發表了《分工論》。于是工廠品質管理發展到專業化道路——檢驗員的品管。     

        在QI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個階段:作業員的品管、領班的品管、檢驗員的品管。這個階段的品質理念是:品質是檢驗出來的,品質就是符合規格。所以品管的核心是標準化和量測技術,既便無法量測也要設計官能檢驗標準。此階段的的主要手法有查檢表、作業指導書、SIP、SOP等。

    二、QC階段(1920——1940年代)

        1920年代,統計學開始運用到企業管理上。1924年美國統計學學者休華特用正態分布圖做好產品缺陷率分析后,總覺不太滿意,忽然一陣風吹來,把這張表吹折成90度,也就是折成一個三維的坐標,于是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管制圖,被譽為世界第一品管大師。從此品質管理進入統計品管時代(SQC)。1929年道奇.羅明發明抽樣檢驗方法,1939年休華特與戴明合著〈統計方法出發的品質管制〉,文章指出“品質是制造出來的,而非是檢驗出來的”、“將簡單而且單刀直入的統計技巧運用在制程之中,才是預防品質滑落的最好方法”、“只有統計的品質管制技巧,才能節省大量的檢驗成本”。 “品質是制造出來的”觀念的提出,將統計品管推上高潮。

        隨著“統計的品質管制”不斷深入展開,作業員對品質的認知也隨之改善,“品質是制造出來的”觀念迅速流行。品管學者強調必須將產品檢驗結果回饋并進行改善,才能預先防止不良品的發生,以減少對檢驗的依賴。同時品管制度也隨之發展成以回饋改善為主的品質管制(QC)制度,通過加強生產線員工對品質的認知,使產品品質在產線上得到控制,來經濟地制造出符合消費者要求品質的產品。

        在這個階段,品質的理念是:品質是制造出來的,品質就是不良率低、缺點數低。所運用的品管手法主要有SQC、SPC、QC工程表、4M (人機料法)關系表等。   

    三、QA階段(1940——196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飛機在執行轟炸任務時,常常發生故障,原因為真空管失效;但令人不解的是所有的真空管在出廠時都被認定為合格產品。經過研究發現,真空管失效的原因是,以往廠商都只注意自己廠內產品的品管,卻忽略了廠外的品管。廠外品管指的是產品儲運和使用階段的品質管制,即產品的可靠性。于是,美國研究出可靠度分析FMEA(如壽命、運輸、環境等試驗)的理論,從此品管進入QA階段。

        QA強調:為了保證充分滿足消費者所要求之品質,應進行系統性活動,在產品設計到成品、顧客使用、到壽命終結和報廢而不產生公害的整個過程,都要有可追溯性;同時提出產品設計時就先把客戶的需求考慮進去(Design-in)以及設計審查的想法。

        在這個階段,品質的理念是:品質是設計出來的,品質就是經久耐用、可靠性高、變異少。所運用的主要品管工具有:RE(可靠度工程)、DOE(實驗設計分析)、QFD(品質機能分析)以及后來的ISO/JIS體系。

    四、TQC階段(1950——1960年代)

        1951年美國品管大師費根堡提出TQC(全面品質管制)。費根堡指出品管有四大工作:設計管制、進料管制、產品管制和特殊制程研究。而所有的管制工作都必須有四個過程,包括訂立管制標準、評估實際績效、不合格之改正、修正及改進標準之規定,也就是今日盛行的PDCA。

        費根堡從品管組織、品質成本和品管系統上對品質管理做了全面的闡述。他說品質不僅是生產相關單位的事,也是其它間接部門,比如廠辦、財務部門的事,涉及到企業的每一個系統。他認為品質管理要全員參與,努力降低品質成本。品質成本分為三個部分: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失敗成本。失敗成本包括內部失敗成本(報廢成本、重工成本、降級使用成本等)和外部失敗成本(退貨、抱怨、失去顧客等)。只有降低失敗成本才是根本出路。于是他努力說服各位老板,共同研制出PSP(問題分析與解決流程)、QIT(品質提升小組活動),要求每個部門都做專案改善,并做跨部門溝通。最初是在美國三軍中試用,由于美國人崇高專業,對企業的忠誠度不高,所以只有各部門的負責人或專家才做QIT,效果不太好。(QIT在60年代引進到日本后才真正得以成熟,更名為QC Story。)

        TQC最重要的部分是品質系統,費根堡表示,每個企業都擁有其特殊的需要,因此設計原由并不盡同,但是,一般而言,品質系統包括10項次級系統:生產前的品質評估、產品品質與制程的設計、采購品質設計與評估、產品及制程的評估與管制、品質資料的流通與回饋、品質資料的管理、品質意識的培育與技術的訓練、人力資源的發展與管理、生產后的服務、品質職務內容的管理和特殊制程的品質研究。

        1954年美國品管大師彼德杜拉克發明了目標管理(MBO),提出“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他認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所以,“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如果一個領域沒有目標,這個領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視。后來由目標管理發展出方針管理和日常管理。  

        在此階段,品質的理念是:品質是管理出來的,品質是所有部門共同關心的事情,強調的是品管理組織、品質成本和品管系統的分析。所運用 的品管手法主要有PSP、QIT、QC Story、PDCA等。    

    五、CWQC階段(1970——1980年代)

        日本二戰戰敗后,美軍接管了日本的軍事基地,派大量官兵駐扎日本。在回家省親時,他們找遍日本竟然找不到任何好的“土特產”帶回美國,于是他們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要求:求求你,生產出好的東西,讓我們帶回家吧。日本政府也認識到產品質量太差,請求美國援助。后來美國派了三個軍官來教導日本企業如何做進料檢驗、抽樣檢驗。一年后,日本企業完全掌握了這些知識,就想住深的地方請教:為什么要這樣做、理論依據是什么……由于對品質要求的提高,日本政府正式請求美國派真正的品管大師來日本指導,并點名要休華特大師。當時休華特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脫不開身,出于禮貌他推薦他的朋友戴明博士前去協助。戴明1949年來到日本,由于他本人是統計學博士,真正從理論上教會了日本企業怎樣做統計品管,并提出著名的戴明循環和品質預防理論,幫助他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日本政府決定感謝他,在1950年底設立了戴明品質獎。后來在日本形成一種共識:拿不到戴明獎,就不能算是日本一流的企業。所以日本企業拼命運用統計品管,達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把TQC推向高潮的卻是羅馬尼亞學者朱蘭博士。朱蘭博士1954年來到日本,第一件事就是否定戴明,他認為統計品管僅是達成品質目標的一個環節,還要加入一些統計以外的其他活動,有效運用企業的內外部組織,透過各種技術與管理方法來完成,他要求行銷、設計、生產及服務人員必須切實掌握顧客特性,以及有別于欲求的需要,也就是顧客導向和著名的“螺旋圖”。第一個請他講學的是日本NEC公司,經協商,他做了一次演講,當時他只要80人參加聽課,其中40人為政府官員,40人為大公司老板,松下幸之助就是其中之一。朱蘭認為:品質管理應該由企業老板帶頭來做,也就是領導作用。這種理念在當時是從沒人提出的,但日本企業相信了他,并結合日本的情況創造出經營者診斷。然后在1961年,他又把美國的目標管理機制引入日本,應用美國的流程和自己的手法,和魂洋才,不僅重視結果管理,同時注重過程管理,形成自己的特有的目標管理模式,在1964年由日本石橋正式更名為方針管理。

        在此期間,日本產生了幾位著名的品管大師,比如日本科技聯盟的石川馨在1962年發明了QC七手法和QCC活動、納谷嘉信于1972年提出新QC七手法等。石川馨認為品質管理的基礎是良好的人力資源;品質始于教育,也終于教育;品質教育必須要做到200%以上;要尊重人性,啟發員工的理論和實踐能力。為了解決跨部門的問題,他們發明了機能別管理CFM:成立三個委員會——品質委員會、成本委員會、交期委員會,分別開展QC STORY活動(引入的PSP流程)。至此,已基本上形成了日本模式的TQC。為了區別于美國的TQC,1972年石川馨把它改稱為CWQC。

        在CWQC階段,品質的理念是:品質是管理出來的,強調的是通過教育訓練達到全員參與,應用的主要工具和方法是PQC(過程品質管制)、QCC、5S、提案管理制度、MBO目標管理、方針管理、日常管理、機能別管理CFM等。

    六、TQM階段

        1950——1960年代,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全在美國,推行TQC已經十分分成功,雖然只占世界人口的1/30,生產能力卻是全世界的2/3,在這十年里,美國的GDP以每年11%——12%的速度增長,國民人均年收入在萬美元以上。1960年代以后,他們的生產薪資成本大增,因此,他們把精力放在降低產品成本和銷售、售后服務上。為了控制成本,他們采取的辦法是削減員工,第一個被削減的部門就是品保部,于是在質量上失去了競爭力,導致在很多行業失利:

    1970年代在煙囪工業(玻璃、水泥、造船業)失利,市場份額小于日本和亞洲四小龍。他們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調查結果不了了之,國會報告說:留一口飯給世人吃吧。

    1975年在電器用品行業失利,日本占市場份額的80%,亞洲四小龍占20%,美國國會調查后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國會報告說:由于世貿的發展,仿冒和傾銷導致我們失利。

    1980年代在汽車行業失利,美國三大汽車廠裁員100萬,引起了全美國的震驚。

        由于汽車行業是工業的火車頭,汽車行業的失利帶給美國重大的打擊,在汽車公司總部底特律大街上,到處是失業閑人和日本貨物,于是美國政府徹底承認在品質上敗給日本。美國政府派人到日本調查,并將在本田汽車廠的參觀拍成紀錄片,取名《日本能做到,我們為什么不能?》。為了驗證影片的真實性,1982年美國國會在報紙上尋找戴明博士,最后得到:我們的品管確實比不上日本的結論。戴明博士也因此聞名全球。(日本企業也抓住了這一瞬間,做了“我們的品質第一”的媒體宣傳,從此實現了企業產品的媒體主導作用)

        為了找回失去的市場,大多數美國企業都有思考該怎么辦,敗在品質上,還要從品質上找回來,于是福特汽車公司向日本引進了品質機能展開QFD、國會邀請田口博士到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三年,引入日本的方針管理、機能別管理CFM和品管圈QCC等品管工具。機能別管理和品管圈移入美國后,由于美國人文文化的原因,部門溝通不好,也沒有德高望重的人來主持工作,所以根本就無法運作。

        為了早日趕上日本,美國企業在默默尋找武器,找遍全美國,發現只有一家惠普科技HP沒有被日本修理過。原來HP的老板湯.彼德有一個絕活,就是設計好的產品不直接上市,而是先讓人試用,然后根據顧客要求做設計更改,完全達到顧客要求后才上市。美國企業終于松了一口氣,找到一個連日本沒有的品管手法,創造出CSI管理,也說是顧客滿意管理。

        由于推行QCC失敗,于是他們創造流程管理方法,以改善流程為主軸來整合跨部門工作。由于美國人喜歡大刀闊斧,做事少有耐心,所以他們又在流程管理上加是BM管理(Benchmarking企業標桿),直接引進世界先進技術,甚至不惜改造組織架構。1990年美國韓默正式提出“企業再造”觀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BPR(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組織再造論。

        至此,美國在引入的方針管理、QFD再加上自己最擅長的策略管理,形成了愿景、中期目標和年度方針管理的格局。于是在1985年美國正式提出TQM方案,1987年美國國會通過設置馬爾科姆國家品質獎,1988年美國聯邦政府及預算局推行TQM,1989年美國國防部頒布TQM指引給承包國防部采購的供應商,TQM發展至今天的格局。

        在此階段,強調的理念是:品質是習慣出來的,品質就是零缺點。所運用的品管手法主要有CSI、機能別管理、流程管理、企業標桿BM或流程再造、愿景管理、策略管理、年度方針管理、日常管理等。

    縱觀品質管理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品質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物質文明,是民族經濟騰飛的堅強后盾。精良品質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一個民族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精神脊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提高,對產品/服務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各個企業只有緊密跟隨世界潮流,以市場為導向,以顧客滿意為出發點,建立起嚴密的品質保障系統,才有可能打造出經典品質。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国产美女av在线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武侠古典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2021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日本在线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草草影院|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视频一区调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国产一区二区| 中文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