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我們談談專業崗位設置的事宜。我的實踐經驗是,專業崗位的設置要比管理崗位的設置復雜了很多。管理崗位的設置,只要能跟隨著組織結構中部門的設置以及層級的多少,基本上就能設置清楚,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到部門副職的設置情況。一般情況,就是一個單元設置一個管理崗位即可,只是稱謂上會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高層設置是總經理、副總經理,中層設置經理、基層設置主管(主管這個稱謂,既可能是一個管理崗位,也可能是一個專業崗位;還有一些企業也會將基層的管理崗位稱謂為科長)。但專業崗位的設置,卻沒有這么簡單了,這已經涉及到企業到底是需要專業化分工還是崗位多樣化的問題,而且專業化的分工究竟要細化到什么程度,所以,這也同時和企業進行后備梯隊人才的建設有關系了。
關于企業的專業崗位,到底是需要專業化還是需要多樣化,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有的人抱怨,老是從事重復的工作,枯燥乏味;也有人抱怨:一會兒讓干這,一會兒讓干那,不知道到底在干什么;還會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事沒人干,相互推諉,都說不是自己職責范圍之內的,結果造成了企業里沒有專家,都是平庸的“萬金油”;而有些事情,企業里又沒有人可以做好,因為涉及到比較深的專業問題。這些都是企業里會聽到的一些關于專業化還是多樣化崗位設置的問題。
是否實行專業化分工,也是有很強的理由的。
做好一件事,比做好幾件事更容易,也更容易成功;一個專注的常人比一個精力分散的天才更有成就;物理學的一個極端例子是,一個麻雀如果一再跳到一個大橋的同一點并保持節奏,則可以把大橋弄塌;歌德:“誰想成就大事,必須振作精神。從自我限定中看得出真正的大師”;“同時想抓兩只兔子的人最后一只也抓不到”;兩個世界級短跑手,一個集中在100米,另一個則同時跑100、200、400、800米,一個成了世界冠軍,另一個每項都拿不了名次。這些都是想要設置專業化崗位的一些理由。
而是否需要崗位的多樣化,也是有著不同的理由的。
人少事多,每人都干點,這樣大家也都有事情做;任務不均衡,事情來了,大伙兒一起上,做起事情來也高效而且還愉快;總做一件事,太枯燥了,換著做點別的,也有新鮮感;什么事情都做一些,也可以多掌握一些技能。這些則是想要崗位設置多樣化的一些理由。
到底企業在什么情況下該進行崗位的多樣化設置,還是崗位的專業化設置,其實是有著較強的理論基礎和一些要素約束的,并不是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的。下一節我們來介紹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