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比喻:不懂財務的老板帶著公司在市場上和其他公司競爭,就像一個不自量力的人,拎著把特大的刀和別人打架。除了運氣特別好的時候能砍到別人,大多數的時間是先砍到自己的。
這個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中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狀況,這些企業的經營者或管理者都是從營銷起家,本身不熟悉專業的財務知識,甚至不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企業規模的一步步壯大,對這些經理人的財務技能提出了要求。不掌握相應的財務知識和技能,是管理不好企業的。那么,應該怎么做呢?
加強自身的學習
對于公司經理人來說,為了準確地評估公司現狀,要能理解最基本的財務語言,識別關鍵財務指標,看懂幾種財務報表。
幾個重要的財務名詞:資產/負債,帳面價值/市場價值,資本性支出,折舊/攤銷,會計年度,凈利潤率,應收項目/應付項目,收入/支出。
幾種重要的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時期(往往是年末或季末)的財務狀況的靜態報告,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公司的資產、負債(包括股東權益)之間的平衡關系。
損益表—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的反映,是關于收益和損耗財政部的財務報表。反映公司在一定時間的業務經營狀況,直接明了地揭示公司獲取利潤能力的大小和潛力以及時性經營趨勢。
現金流量表——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內的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能評估企業未來產生凈現金流的能力,償還負債的能力,支付股利的能力,向外界融資的需要,以及本期損益與營業活動所產生現金流量的差異。
目前有很多專門的財務管理公司提供這些培訓,經理人可以參加。另外也要善于在與財務人員日常接觸的過程中向他們求教。
正確用人
無論如何,經理人自身都很難成為一個財務管理專家。優秀的財務負責人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他本身不但要具備極高的業務素養,能制定出有效的內控制度和會計控制制度,還能為企業經營提供專業的分析和建議。因此,正確使用優秀的財務專業人員,是經理人克服財務技能不足問題的捷徑。
用人時,要重點考察專業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和人品。切忌任人唯親,能力平平的親戚,通常只能進行最基本的帳務處理,無法深刻挖掘數據背后的信息,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不利。
引入外援
如果企業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依靠自身力量無法很好的實現數據分析、預測企業發展狀況的功能,可以考慮聘請專門的財務管理顧問幫助解決問題。經驗豐富的財務管理顧問擁有各個行業、企業各個發展階段的豐富實踐經驗,能幫助企業找準定位,根據行業整體發展狀況解決個體問題,并且有時候換個角度看問題,可以更加客觀,也更容易發現平常被忽略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