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與很多咨詢、培訓行業人士交流中,都在反映“經濟的寒冬是營銷的春天”,從某種程度與意義上也反映了對企業現狀的預測與把握,另外一個側面也暴露出企業營銷的重要與薄弱,所以筆者認為寒冬中企業強身健體的核心是練好營銷內外功,內功是指企業整體戰略下的營銷戰略分解、產品的設計研發能力、品牌的活化提升能力、生產的成本控制能力、營銷團隊的效率與能力,外功是指消費者需求的預測把握對接、企業渠道運營模式的創新、經銷商的幫扶、終端盈利能力提升等環節,把營銷的基礎工作做扎實也就是將自身抵抗力練就了一種隨需應變、以變制變的“硬功夫“。
在整體的營銷“開源節流”中,筆者認為中小企業應舍棄不該化的錢來注入營銷修煉的“開源”中,這種聚焦式的開源將不僅是投錢做有效的事,更是投資賺未來更多的錢,整體應從幾個方面保證投資的實效性與寒冬的抵抗力。
1、 強化產品與品牌附加值創新:
對于目前的針織品市場,同質化競爭導致利潤的攤薄,但也有很多企業借助產品、品牌附加值而贏得了市場,如內衣中的愛慕、家居服中的秋鹿、保暖中的暖倍兒等等。在營銷的操作中,產品仍然將是最基礎的,產品的差異化與品牌形象化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銷量的利潤率。
其一:針對企業產品的品類進行選擇聚集,舍棄部分雞肋品類,進行產品線的重新整合,將焦點集中在企業的優勢品類上專注去擴散,保證資金有效投入產出;其二:在聚焦的品類上再針對市場需求細分來開發設計產品,無論是新型纖維的導入、款式的創新、人群的細分等等都將有效成就某個品類利潤率的提升;其三:強化產品庫存的控制,通過有效的訂貨制與終端信息的掌控來進行產品品類的快速消化。
2、 強化渠道運營模式的創新:
在寒冬之中,招商收錢或直營擴散的操作模式都將遭遇新的挑戰,因為投資謹慎了、錢緊了,同時常規網絡面臨電子商務網絡渠道的崛起沖擊,常規運作渠道來進行資金周轉的策略越來越不靈,通過新的渠道運營模式來形成更好的現金流與更快的資金周轉率也會成為驅動企業走出寒冬的一個捷徑。
其一:盤點原有的渠道資源,直營商場賣場的操作區域縮小、舍棄盈利能力較低甚至不盈利的賣場終端,重攻重點區域的潛力賣場;其二:重新審視電子商務渠道,能否將網絡銷售與常規渠道進行結合,而又有所區隔,嘗試一定的運營實踐,已有內衣企業開始嘗試PPG的運營模式進行網絡直銷或批發;其三:將企業的品類項目招商運營模式進行創新,注入新的實質內容,如何吸引經銷商、幫助經銷商賺錢而風險較小;其四:在針織品類的渠道終端中,專賣店成為近幾年市場操作重點,專賣店渠道良好的現金流與品牌傳播效應值得更多針織品類企業去結合去創新。
3、 強化營銷內外的學習驅動:
寒冬到來,使更多高速運轉的針織企業似乎有了喘息的時間,而這時間是最好學習提升的時機,寒冬帶來的是金融游戲規則的改變與企業運營操作策略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建立在企業及經營團隊理念、操作方法工具升級之上,環境變了,人沒有改變,還會被淘汰掉,這種學習是針對企業系統的學習。
其一:有效借助外部力量來推進企業內部人員的咨詢、培訓,如業務能力、團隊合作等等,讓學習來提升企業內部的執行力與運營效率;其二:針對外部的經銷商進行有效的培訓與幫扶,提升盈利水平的同時提升經銷商對品牌的忠誠度。
4、 強化營銷組織的績效管理:
在對抗寒冬的過程中,營銷組織最好不要裁人,而應通過有效的績效管理來提升運營的效率效益,這種營銷組織的績效也將是保證企業銷量利潤落地的一個支撐體系,而更多中小企業仍然停留在“底薪+提成”的傳統粗放考核上,績效管理體系的逐步成型也就有效解決了困擾企業的執行力問題。
其一:在企業營銷運作中,落實好目標的規劃分解,以目標為綱來牽引績效管理體系的導入,做到月月考核月月獎勵;其二:在績效管理推進中,有效將企業例會、走訪等方式進行營銷人員操作的“管控”中去,保證結果的可控;其三:通過績效管理體系形成企業人才的良性循環與人才中高級職業經理人的儲備。
在金融危機肆虐的大環下境,我想給予針織品類中小企業、品牌的更多是機會角逐而不是風險的躲避,在產業日趨升級的格局下,09年“寒冬”下有效戰略的調整與戰術操作,也許對于行業、對于企業更能是“強身健體的良好開始”,祈望金融危機的到來能為中國針織產業格局的調整優化能帶來更多的“利好”,也祝愿更多的成長型中小企業能夠度過寒冬迎來春天大戰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