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是企業創造財富的不息源泉,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對于生產制造型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一、生產管理概念
“企業生產管理”就是對生產型企業從設計、工藝、外購配套、生產管理、倉庫物流、檢驗、銷售、服務、資金配套和管理、人力資源等影響企業發展的各個因素的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是根據市場需求,通過對各種生產因素的合理利用,科學地通過計劃、組織和控制等管理職能,以盡可能低的投入,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管理活動。
二、生產管理的范圍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運作管理的內涵和外延大大擴展了,它將凡是有“投入——轉換——產出”的活動都納入其范圍,不僅包括工業制造企業、而且包括了服務業、社會公益組織及市政府機構。現代生產運作管理的范圍不僅局限于生產過程的計劃、組織與控制,而且還包括運作戰略的制定、運作系統設計、運作系統運行等多個層次的內容。
除了生產運作管理以外,應該重視的是企業安全管理。作為一個企業,應該明確企業的責任和目的。我們不能忽視安全,這是任何一個企業的責任;我們也不能不要效益,我們要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和員工的切身利益,這既是責任的體現,也是每一個企業的根本目的。沒有安全,企業很難維持正常運轉。合理的安全生產投入,能減少和防止事故的發生,能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從而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現代企業生產管理的指導原則
1.講求經濟效益
2.堅持以銷定產
3.實行科學管理
4.組織均衡生產
四、目前狀況和存在問題
1. 崗位數量設置高于標準化生產的要求,工人數量多。我國多數生產型企業的現代化水平不高,人工操作的崗位多。企業的大多數工人的學歷水平比較低,生產效率不高。在一部分企業中,“因人設崗、因人拆崗”的現象經常發生。
2. 管理者、行政服務人員以及操作工人的數量比例不合理。前兩種人員的配置過多。
3. 員工整體素質水平低。一線操作工由于學歷水平一般在初中、高中、技校畢業,員工在理解力、接受能力以及一些基本素質方面較為欠缺。
4. 生產環節專業化程度高。因為生產環節的崗位更多地表現出專業化的特性,員尚不能夠完全描述本崗位的職責以及相關地任職要求。
5. 企業管理基礎薄弱。尤其在民營企業中,生產型企業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還采取原始的管理方式。對于現代的企業管理概念,還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的時間。
做好生產管理,正確處理生產與其他環節的關系,是企業創造財富的基礎,是使生產科學化、規范化的催化劑,是實現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此文章為引用文章,文章來自五行管理學創始人,中國本土化管理學之父——寇北辰老師網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