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概況:一家德資公司銷售總經理抱怨,他布置的任務,下屬總是“聽不懂”,結果任務不是拖延了,就只完成一半。他非常不解為什么會這樣,盡管他是華人,語言溝通沒有問題。要公司人力資源部找培訓公司,培訓課程溝通技巧,執行力。
人力資源經理找到我…….了解上述情況后,給對方提出初步建議:
初步看法:
1,不是溝通技巧的問題,也不是執行力的問題。
3,解決客戶的問題,建議用專家給與“咨詢服務”(深入一線調研,提供解決方案,輔導),但是費用要比培訓多,時間長一些,工作量大一些。
問題的基本判斷
1,就老總與員工雙方來看,主要是老總的問題。主要應當解決老板的問題。
2,可能是工作流程有問題,員工與老板對工作流程,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3,可能是對工作職責,崗位分工,績效評價定義劃分不清。崗位的職、權、利不清,部門的功能或職、權、利不清。員工心里不認同,也不說,就用行動的怠慢表現出。
4,可能平時老板對下屬的想法,抱怨,建議不清楚,不主動了解,沒有有效溝通,不輔導,有問題也得不到及時解決。或老總強勢,造成員工不敢主動溝通,用消極怠工的方法,造成此結果。
解決問題初步方法:
1,雙方明晰達成工作流程
(調研,理順工作流程,形成實施的文件/規章)
2,雙方明晰員工的職、權、力
(調研,調整優化現有的職位說明書,或適當調整銷售部的崗位結構,員工明晰自己的職、權、力,讓職位說明書不再束之高閣。)
3,員工清楚部門目標,自己目標,有效的績效考核,有效的獎懲措施
(調研,調整優化績效考核,獎懲措施落實)
4,老總要調整工作方式,管理風格,多與下屬溝通,多一些輔導,工作任務的跟進督促
如果客戶的費用有限,可以只做一部分的咨詢服務。
1,調研,
2,診斷問題,并報告客戶和該老總
3,提供咨詢輔導,與老總溝通,告知如何改進。(不做具體改進的咨詢服務,比如調整職位說明書,績效考核調整/優化)
請來外腦/咨詢顧問,不僅可以從專業層面解決問題,而且第三方比較客觀,尤其該公司人力資源經理無法“作為”的尷尬,可以解決。雖說支付的費用可能比培訓費貴了一些,或許費用相當,但能解決實際問題。也不用那么多的下屬,放下工作,為了主要不是他們造成的問題而不得不參加無意義的培訓。這一筆不小的成本雖說無形,但實實在在發生。
楊思源講師 18016095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