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質管理-生產線的品質管制系統包含
1、首件檢查
(1)先確認何種制程須執行首件檢查。
(2)由技術員或線上主管執行首件檢查。
(3)根據《檢驗規范》執行首件檢查。
(4)記錄檢驗結果并作判定。
(5)留存首件樣品并作標識。
(6)確認需要執行首件檢查之時機。
2、自主檢查
(1)根據《作業指導書》執行自主檢查。
(2)可免作記錄。
(3)作業員須區分不合格品并加以隔離。
3、制程全檢:
(1)根據《檢驗規范》或《作業指導書》進行檢測。
(2)需記錄檢驗結果。
(3)須計算不良率以確認是否達到停線之管制點。
(4)盡可能依不良原因別區分不良品。
4、主管抽檢
(1)線上抽樣。
(2)線外抽樣。
(3)根據《檢驗規范》或《作業指導書》執行檢驗并采取必要改善行動。
5、制程巡回抽檢
(1)先決定抽樣方式及抽樣量。
(2)根據《檢驗規范》執行檢測并作記錄及判定。
(3)根據檢測結果決定須采行之改善行動。
二、作業方法查核
1、針對生產速度異常之工作站查核作業員之作業步驟。
2、確認是否符合《作業指導書》之規定。
3、找出相異之處并督導改正。
4、查核標準工時是否正確。
三、生產進度控制
1、根據工單內容查核生產進度是否正常。
2、根據《作業指導書》查核生產線速度是否正常。
3、以〝生產管理看板〞標識生產進度是否正常。
4、掌握異常原因并采取改善行動。
5、必要時修正標準工時。
四、設備保養維護執行狀況查核
1、檢查窗體內容確認是否具實用性。
2、查核保養點檢項目及頻率確認是否正確。
3、查核記錄審核方式。
4、查核〔設備履歷卡〕并確認表格內容是否正確。
5、檢查〔年度保養計劃〕查核是否適切。
6、查核潤滑油存放位置以確認是否適當。
五、查核材料供應狀況
1、查核作業員挑出之不良材料累積量并估算是否合理。
2、掌控不良原因并計算不良率。
3、根據異常狀況要求相關單位協助解決。
4、查核作業員材料取用狀況并適時補料。
5、決定后續工單所需材料發送時間。
6、確認材料需求數量并適時申請補料或辦理退料或退庫。
六、生產效率維護:
1、查核生產線平衡狀況并找出產生瓶頸之原因。
2、比對作業員生產效率與標準工時并采取必要改正行動。
3、查核作業異常所造成之品質問題并采取必要改正行動。
4、查核作業員之作業動作是否符合〝動作經濟原則〞。
七、5S執行狀況查核
1、保持生產線之整齊及清潔。
2、材料及半成品不可堆積。
3、作業員不準使用規定以外之工具。
4、私人物品不得置于生產線。
5、依公司規定穿著廠服。
6、作業結束后工具不得遺留在生產線上。
八、維護工作紀律與員工士氣
1、統一作息,工作中不允許聊天及吃東西。
2、作業中適當休息以提振士氣。
3、關心士氣不振之員工。
4、照料生病之作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