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化工原料、中間品或產成品等液體和氣體如果從應該在的容器或管道里意外流出來了,就是“跑”,其表現形式主要是:管道和容器破裂、進出口的開關失靈。在企業管理不到位的企業里,管理也是如此,比如:有人和有事情不受管理制度的約束或控制,相當于“跑”;人為破壞制度、不執行制度也無人管的時候,不按管理制度的要求去辦,不按規范的操作程序執行等事例或事件存在時,也相當于“跑”。
冒:主要是指容器里的液體冒出來了,一般的情形是容器的出口和進口的流量調節沒有控制好,盛裝液體時,該關的時候沒有關;該放的時候沒有放,液體就從容器中冒出來了。在企業管理里,是指管理制度的管理深度與程度是否適應企業的問題,企業管理制度有個隨企業發展和人員素質變化而相應變化的問題,該調整時,沒調整,表現的形式就是:管理制度管過頭了,或者管得不夠了,欠缺了;該緊一緊的管理制度時沒緊,該寬松管理制度的實施程度時沒有松。
滴:在化工生產工藝過程中,管道與管道、管道與容器、管道與閥件等之間接口處,以及管道、容器、閥件等自身,如果密閉性不嚴密,就會出現“滴”的問題。企業管理也是如此,兩個以上的前后工作期間是按程序遞接的,遞接之間是有控制環節的,這里就有可能出現前后工序、工作銜接不好的問題;所以抓好關鍵環節控制點就成為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抓好了責任到位和控制環節,就能避免和減少互相推諉、責任不清、獎罰不明等的不良現象。
漏:一般是指容器的密閉性不好,或者是開關處沒有關好,導致液體或氣體從縫隙或裂口處、傷痕處流出。相當于管理制度里,管理制度沒有健全,存在管理的盲點,有些事物沒人管,有些事情沒人發現或覺察,有些該有的工作內容、程序、設施、事情沒有制定出來,有些制定、發布的工作制度、程序、標準、規范以及工作計劃沒人去實施,沒人去督導、檢查,沒有落實到位,沒有落實到人,這些都意味著“漏”。
可以預料:化工企業的各級領導如果都能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用化工企業的員工容易理解或身邊看的見的“跑冒滴漏”現象來類比解釋,員工就很容易認識到化工生產與企業管理在“跑冒滴漏”方面的類通性、很容易理解企業管理“跑冒滴漏”現象的危害性,員工也就能較積極地實施和執行各種與自己工作行為相關的企業管理制度,企業也就容易找到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存在的各種不規范的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了,并能以最小的管理成本實施規范性的企業管理。基本的做法可以是:以減少和沒有企業管理制度中的“跑冒滴漏”的現象為目標,在企業管理制度的制定、發布、實施、檢評制度實施效果等過程中,實施規范性的管理;尤其是在規范性實施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可把重點放在制度的實施、檢查落實到位的方面,并將自檢和互檢相結合,把每個管理人員具有或承擔互檢工作的也作為其自檢的任務之一。這樣一來,人人都自覺查看自己所管管責任范圍和關聯部門、崗位是否有“企業管理的跑冒滴漏現象”,一旦發現,馬上解決或調整,減少和杜絕企業管理的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每個部位環節的都是在沒有增加管理成本情況下的規范性運轉,必然就能保證和促進規范性的企業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發揮其必要和必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