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S3D的起源和含義
2S3D活動起源于日本的一種現場管理方法,1955年,日本企業針對地、物提出了整理,整頓2個S。即“安全始于整理整頓,終于整理整頓”。其目的為了確保作業空間的合理利用與生產上的安全,是日本工業企業迅速崛起的兩大法寶之一,是企業通用的管理語言,是一切先進管理技術(如TQM、 TPM、JIT等)的根基,是優質管理的第一步。也使其重點由環境品質擴及人的行為品質,在安全、衛生、效率、品質及成本方面得到較大的改善。
2S3D簡稱2S。就是整理(SEIRI)、整頓(SEITON) —(三定、三安、三易、標志)因為這2個詞匯前面的發音均為“S”,故稱為2S。三定(定容、定量、定位)稱為3D。三安(人員安全、生產安全、物品安全)。三易(易尋找、易取拿、易管理)。
2S3D活動是具體而實在的,不僅讓員工一聽就懂,而且能實行,就是要為員工創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合理的工作場所和空間環境。至于后來又加上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學習等,就變成5S、6S、7S、8S,再加上服務、滿意,就變成9S、10S了,但歸根到底其基礎仍是2S!
2S3D管理方式,適用于對企業辦公室、車間、倉庫和公共場所的管理,包括對人、機、料、法、環的管理,以及對人員思想意識的管理。
二、2S3D的構成要素
2S3D的構成要素,如表1-1所示。
2S3D彼此之間相互關聯,物品必先整理,再整頓,其次進行定容、定量、定位,最后標志。不可將此順序進行顛倒。
2S3D對現場管理的強化體現在生產過程中,也許有些企業會認為生產都忙不過來,哪還有時間開展2S3D活動呢?
其實,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分析為什么忙?現場是否管理混亂?生產效率是否低下?人員積極性是否充分調起來了?而導入2S3D活動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所以,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推行2S3D,目的在于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提高員工自我意識管理,“人造環境,環境育人”。
推行2S3D活動能夠消除工作場所的臟、亂,保持工作現場的井井有條,一目了然,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同時能夠激發員工的士氣和責任感,使其養成認真工作、規范操作的良好習性。從而提升企業的形象和競爭力。
在推行2S3D活動中,生產現場的基層管理者要以身作則,尤其是車間班組長,應多給員工提供培訓的機會,發現問題,實時進行培訓,將自己的管理理念傳達給員工。
2S3D只有開始,沒有終結,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活動,需要持續不斷地推動和創新,要有“不要把異常現象當正常現象”來看待,作為2S3D永恒的改善指導思想。如,看到加工區加工余料滿天飛,若把此現象當作正常的,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你就不會去改善它。最終周而復始地發生,如果你把它當作是一個問題點,那么,你就會想辦法去解決。因為,辦法總比問題多,用心去做,總會有解決之道。
2S3D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基礎,追求利潤和創造社會效益是企業永恒的目標,有個企業家說,“企業不賺錢就是在謀財害命”。企業不賺錢,意味著員工工資不好;員工工資不好,有可能會跳槽;跳槽后沒有合適的工作,進而引起家庭經濟問題等。如果企業好,員工自然工資高,員工穩定,社會便安穩和諧。因此,為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從質量、成本、服務、技術,以及管理這幾個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