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團隊或企業都會遇到一些很難管理的員工,他們不但自己不能順利完成工作,還會影響其他員工的工作情緒、拉低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在管理團隊時,如何避免“爛蘋果”的出現,怎么應對他們以及能否將這些團隊里的“爛蘋果”轉為“好蘋果”對于團隊管理都是重要的課題。關于這些問題,世界經理人網站用戶根據自身管理經驗,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客觀公正的評斷
網友“不安分的心”為我們指出了一個很容易產生誤區的問題:怎樣決定誰是“爛蘋果”。他說,很多時候管理者對員工評估時,可能會摻雜很多主觀的思想,例如某個員工不是很聽話,或者有的想法和自己的意見相左,但是這并不能證明該員工就是一個“爛蘋果”,所以,在給員工定位的時候,不能摻雜個人的主觀因素,要從工作的角度出發,公平地進行評估。
在評判誰才是真正的危害團隊的“爛蘋果”時,要確認一下幾件問題:
1. 該員工成為“爛蘋果”的原因是什么?
2. 該員工的優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
3. 如果該員工在思想上能夠扭轉的話,他會不會成為我們得力的助手?
4. 該員工之所以是“爛蘋果”,我們的責任又是什么?是不是我們的日常管理出了問題?
5. 我們是不是給到該同事足夠的尊重?
6. 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該同事的能力,沒有讓該同事有足夠的發揮空間?
通過這些問題的考量,不但可以慎重地決定某員工是否真的是團隊的“爛蘋果”,還能從團隊角度發現整個團隊或企業的不足。
五招防范“爛蘋果”
雖然我們發現很多團隊都會出現“爛蘋果”,但是盡量作出防范措施還是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損失的。用戶“時慶”就為我們推薦了防范“爛蘋果”的五大招數:
1. 把好入口關。就像精心摘蘋果一樣,企業要從招聘人開始,把好入口關。在對技能考核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對個人品行的考核。技能差可以培養,品行差就難以改變;
2. 建立好環境。蘋果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可以延長儲存期,延緩蘋果變壞的時間。企業也是一樣,一個蓬勃向上的企業文化、寬嚴結合的企業環境、和諧輕松的企業氛圍可以延緩和減少“爛蘋果”的出現;
3. 經常做檢查。良好的環境提供了健康的氛圍,卻擋不住少數人因懶惰、自私產生的壞心情,還有因誤會、不公、報復產生的壞情緒,長期得不到化解就會產生“爛蘋果”效應。經常談心檢查,發現不良的苗頭及時處理,避免“小洞不補,大洞受苦”;
4. 嚴防“心里爛”。“爛蘋果”一般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磕碰傷后從外邊開始爛,容易被發現,及時解決,避免損失;一種因病蟲害等原因,從里往外爛,外邊看不出來,到發現時就已經造成大量蘋果受到傳染而腐爛。在企業中,一般員工出現問題,就像蘋果表面壞了一點一樣,容易發現,及時解決不會影響大局。關鍵是企業領導層出現分歧、反目為仇,就像蘋果心里已經先爛掉一樣,處理不當或處理晚了就會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甚至出現生存危機。所以,企業要嚴防領導層、骨干層出現“爛蘋果”,出現問題必須及時、果斷處置,否則就有可能出現企業危機;
5. 處置要留神。處理“爛蘋果”員工一定要工作細致、縝密,做好預案,攻心為上,避免大沖突,激化矛盾,得不償失。有個企業剛被處置下來的中層干部,第二天開車把老總撞死了,反面教訓說明了“爛蘋果”處置工作的重要性。
慎重處理“爛蘋果”
那么對于團隊里面的“壞蘋果”應該如何處理和應對呢?用戶“Hickwall”為我們推薦了以下處理方法:
1. 適才適所,崗位調整。有時候一個人并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沒有在適合他的崗位發揮他的才能。如有的人是很好的工程師,但不是很好的主管,所以把他提拔成主管反而害了他,讓他在工程師的崗位上發揮能量也許更好。所以,嘗試去轉換跑道是一種很好的處理的方式;
2. 了解心態,適當贊美。有些孔雀型的員工需要不斷的贊美和鼓勵,如果他發現自己不受重視,而且經常被忽略的話,就很容易處于怠工狀態,沒辦法發揮自己的潛能,所以對這類人需要經常性的談心,表達對其的重視,自然他會恢復生機,做出成績;
3. 孤立使其自動放棄。而對于那些很難轉變的“爛蘋果”,則可以采取孤立的方式放棄他。大部分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一旦被孤立就自然會了解自己的處境而會主動離開。但是,用戶認為很多情況下,爛蘋果還是可以變成好蘋果的,作為管理者應該幫助他們改變,這樣對于員工是一次進步,對于企業是一筆財富。
“爛蘋果”:改善環境的契機
用戶“小學生的快樂”提出質疑:為什么一定要把目光專注在“爛蘋果”上呢?如果把眼光放在更高一層面,或許有新的發現。為什么會產生爛蘋果呢?環境的潮濕?自身的害蟲?管理者的長期忽視?
一個蘋果由好到爛是有個過程的,它可能受到周圍的環境的損害,潮濕的空氣,大量的有害氣體,蚊蟲的叮咬,所以說其本身也是受害者。蘋果本身是弱小的,不能改變周圍的環境,無力抗衡。如果管理者多觀察、多關心,給蘋果干凈的空氣環境,設法改變的周圍條件,防止蚊蟲的叮咬,讓在陰暗潮濕角落的蘋果 也曬曬太陽,不要忽視他們。這樣的話,相信蘋果會越長越好的。
如果只是一味地剔除,不發現自身問題,“爛蘋果”還會不斷出現。即使出現了“爛蘋果”,也不一定要剔除,放棄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對于“爛蘋果”,也可以用來釀酒,而且自身價值也會得到提高。關鍵是你要把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要發掘他們的價值,這才是真正切實可行之法。
因此,發現“爛蘋果”也是一個企業改善公司環境、制度等的契機,通過問題發現不足才能不斷地提高和改善團隊。
總的來說,面對團隊里的“爛蘋果”現象,首先要盡量地完善環境防范“爛蘋果”的出現,在“爛蘋果”的評斷方面要公平慎重,一旦發現“爛蘋果”,要耐心、慎重地處理,盡量將他們更好地利用起來而不是果斷放棄,同時也要趁此機會發現團隊管理的問題加以改善,這樣才能最有效地處理這類問題。希望來自世界經理人平臺的聲音能為您解決問題提供更多參考。參與討論,請進入剔除壞員工,如何應用“爛蘋果”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