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無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還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對自己過去的錯誤進行一種深刻的反省,有一種悔過意識,并進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自我改變愿望。民營企業改革實際上是一種文化改革,是一種深層次價值觀念及基本理念的革命。改革實際上是從傳統的農業取向型文化向現代工業及信息社會文化轉型變革。 第一章、發展之痛 1、民營企業對社會貢獻 2、短壽的中國民營企業 戰略決策失誤;對行業發展方向判斷失誤 過度擴張和盲目多元化 金融衍生品等虛擬經濟盲目發展 過于依賴OEM模式 道德、社會責任的缺乏和監管缺失 基礎管理缺乏、薄弱等等…… 3、民營發展先天不足 4、中國民營企業特色和弊病 5、轉型變革期:進入21世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轉型變革期”。在轉型變革過程中,企業經受變革陣痛,逐漸向規范化、現代化、國際化模式靠近。 第二講:中西二元 西方企業所走過的200年工業化之路,我們從1977年開始,僅僅只走了30余年。這就是當今中西企業“二元化”格局,已是中國市場經濟進程中一個普遍的規律;然而,中國民營企業的轉型變革動力大都源于國際經濟大潮壓力被動轉型變革的,很少因意識到自身的先天不足而主動轉型變革的。 一、管理模式格局 1、經驗型管理階段 2、科學型管理階段 3、現代型管理階段 二、商業文化態勢 1、人類歷史文化跨越 游牧文化 農耕文化 工業文化 現代人文文化 2、中國社會文化背景 3、中國商業生態環境 4、轉型變革-等死?找死? 1、先天不足-主動轉型變革 2、全球化壓力-被動轉型變革 轉型期的陣痛大都是變革主體為過去傳統體制付出的代價,傳統模式越落后,這種代價就越大,陣痛也就越強烈。 第三講、維新變革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唯其艱難,更顯勇毅! 1、克服浮躁,科學型轉軌 信心與信念 激情與沖創精神 理性與豪情 發明與試錯精神 2、 變革陣痛的深思 新舊體制的沖撞 變革與反變革組織陣營紛爭 變革土壤-組織文化 3、物理恒變,新民至善 4、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國家與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唯一的路 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唯一的路 轉型變革是企業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 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5.變革之根-企業主“企業家精神” 大都企業轉型變革是逼上梁山的,原來公司的治理模式讓企業走上了死路,在無奈的情況下老板選擇了轉型變革,但是,變革的對象不是別的,恰恰是過去老板自己塑造成型、已經習慣的那一套模式,改得越多,老板本人就越痛苦。 第四章、變革方略 世界上所有組織變革都是在客觀條件不成熟和文化“軟件”尚未改變的情況下開始推進,這就注定了變革陣痛必然出現。而條件越不成熟,文化差距越大,陣痛就越強烈。 1.轉型變革的哲學 學會變革妥協的藝術; 打造變革的組織陣營(同志); 塑造及傳播變革文化、信仰; 瓦解敵對陣營勢力; 確立變革方針、政策、目標; 分享變革成果; 驅離復辟-鞏固變革成果; 切記:變革永遠在妥協中前行。 2、變革-擇人而任勢 變革先變人,思路決定出路,定位決定地位!變革不求于勢,擇人任勢! 3、變革四大策略 “革命式”變革 “雙軌制”變革 “潤物無聲式”變革 “聲東擊西式”變革 4、企業發展階段與變革手法 創業期? 成長期? 成熟期? 5、變革“修道而保法” 6、變革哲學“無形決定有形” 曾水良語錄: 企業變革實際上是一種文化改革,是一種深層次價值觀念及基本理念的變革,是企業老板企業家精神的重塑。而大都中國企業老板缺少文化底蘊、高層次的精神價值、一種脫離草根意識的精神境界。這是企業業轉型變革因陣痛功虧一潰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