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成熟度診斷需要診斷方法創新
文/李見明
2011年8月,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卓越績效模式導入專家、深圳市市長質量獎評審專家、廣東省政府質量獎評審專家李見明老師應西安道同咨詢公司的邀請,為西安某制藥企業做為期3天的企業管理成熟度診斷,這次診斷以《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為依據,從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經營結果等七個方面進行診斷,目的是發現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管理短板,找出影響企業發展的系統瓶頸。
而,這種診斷方式與一般專項咨詢診斷所不同的是:更加注重企業管理的系統,而不是條塊分割,對診斷顧問、專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診斷方法上利用中高層訪談、現場觀察、文件制度查閱、數據信息收集、中層座談會、員工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在訪談方式上不局限于單獨訪談,而采取對相關人員的集中訪談,目的是找出各模塊系統是否存在一致性,而不是局限在某模塊本身存在的問題。
診斷完后,要在診斷的基礎上寫出診斷報告作為對此次診斷的輸出成果。在診斷報告的寫作上,既要寫出企業優勢也要指出企業需要改進的機會,然后就診斷報告需要與企業的高層進行溝通,為企業管理改善提供參考依據。
順便說一下:在多年的卓越績效咨詢實踐過程中,卓越績效模式導入專家李見明認為:一份好的診斷報告對公司高層有強烈的觸動和震撼的感覺,這是因為這些問題是企業高管們在想而又沒有想通的問題,被顧問一針見血的指出;同時,整個的診斷過程也是對中高層管理人員的一次系統培訓過程。
(本文作者李見明,系國際注冊認證管理咨詢師、卓越績效模式導入專家、中國本土化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精益生產)導入專家、全面員工關懷模型創始人,深圳市市長質量獎評審專家、廣東省政府質量獎評審專家。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qq:56492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