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下企業設備點檢的九大問題分析與排解之策
1. 部分點檢工作流于形式,操作工人出現應付現象,且對點檢不重視、無所謂,點檢卡規定每天點檢每天填表,但工人往往幾天填一次,有的提前填,看起來表(卡)上都填得好好的,實際上沒有反映設備的真實狀況 。(不是每一個打“√”的地方都代表正常)
2. 無法真正實現點檢定修模型,造成點檢與計劃檢修脫軌。(不是每一次維修都是來自于點檢計劃)
3. 點檢信息與技術脫節,往往出現維護成本大于計劃維護費用,且考核指標不明確。(不是每一次維護成本都是與計劃費用相符)
4. 無法將點檢作業提升至點檢工程,專業技術人才育成不成系統,導致部分狀態檢測與精密技術工程實行外包解決。(不是每一個項目都是內部獨立完成)
5. 點檢職能出現臃腫現象,設備運行還是依靠專業點檢與定期點檢為核心,從而淡化了日常點檢及操作工的素質技能培養。(不是每一臺設備都采用步進式的點檢模式)
6. 點檢終端只能停留在預防維護階段,造成點檢的結果就是為了預防維修,不能從根本上改進與根除設備缺陷。(不是每一次預防維護都能徹底杜絕設備“零缺陷”)
7. 文件、標準、制度成了設備點檢的傀儡,導致實操與標準兩極分化,標準作業與作業標準不在同一起跑線。(不是每臺設備點檢及狀態維護都與標準相一致)
8. 重視設備點檢而忽視設備基礎建設,導致點檢線路困擾及問題排查難度加大,從而耗資失衡。(不是每一次點檢都能促使設備資產增值)
9. 點檢與潤滑對照反差,點檢計劃形成并不能作為潤濕實施標桿,部分潤滑環節還是處于游擊階段。(不是每一個節點的潤濕都有標可依)
二、現代企業設備管理及點檢創新10大思路
1. 系統地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
2. 加強人--機協調
3. 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和成套設備的協調性
4. 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5. 重視設備工程的經濟性
6. 設備工程社會化
7. 領導支持,授權職能明確,建議立文化機制
8. 產生真正意義上的人才育成戰略,防止斷層
9. 樹立自主管理理念,減少點檢職能依靠
10. 樹立推行行業設備創新規范,作行業新規的領跑者
三、點檢是手段而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