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20(深圳機場 執筆)
航班晚點,在貴賓室偶遇之前聯想股份老同事,現廈門公司質量負責人董浩平兄弟,憶聊往事,暢談當下,共鳴管理,對永遠堅持在一線的老同事們致敬,默默奉獻職場人,點滴鑄就中國夢。
因職業履歷,趣聊執行話題:猶如一個清潔工打掃辦公室前門還是后門,關鍵在于領導會經常走哪個門,因為下屬只會做領導要檢查的事情,而不會做領導吩咐的所有事情。待董兄轉身乘機,故打開電腦延展話題:如何打造執行力。
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作為一個領導者,不應只享受成果,而是要身體力行地做事情,執行更大更重的責任。
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好的管理策略和體系,更重要的是需要領導者的執行力,領導者的執行力是帶動企業發展和員工進步的重要因素。領導者的作用發揮好了,是高層融入基層的一座橋梁,若是領導者的作用發揮不得當,就是橫在高層與基層之間的一堵墻,勢必不利于工作的開展。
的確,當你以一個管理人員的身份佇立在企業中時,如果你只是站在一旁指揮,沒有讓員工們看到你的執行力,那就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樣的規章制度再冠冕堂皇也只不過是廢紙一張,這樣的領導在員工心里是沒有威望的,自然就不能夠激勵員工盡職盡責、全力以赴地去工作。
執行,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組織經營管理的始終。培養強大的執行力,不僅僅能讓你真正了解自己做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員工看到你的能力,用你的執行力影響員工、帶動員工。
對個人而言,執行力就是辦事能力。作為一個領導者,不應只享受成果,而是要身體力行地做事情,執行更大更重的責任。比如,給下面的員工規定了新的制度,首先自己要做到,讓員工看到你的執行力,他們才能遵守你制定的制度。
事實上,衡量一個領導者是否優秀,不僅要看他講得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他做得如何。一個善于激勵員工的領導者絕對不會坐而論道,只在口頭上語出驚人,而是會實際行動起來,做一名真正的實干家,為員工作出好的表率。
有位大型企業的總裁從開始創業到現在擁有上百億的資產,他一直把“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放在辦公桌上勉勵自己,堅持以自身的執行力,做好員工們的榜樣。
由于企業很大,每次開會都人員很多,因此難免有人會不守時而遲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總裁定下了一條制度:誰開會遲到,誰就要被罰站十分鐘。這是一項很嚴肅的規定,所有的人無論是因為什么原因遲到,都要毫無理由地執行。
結果,第一個因遲到被罰站的人是該總裁之前的一位老領導,這個局面使所有的人都很尷尬。要是罰站的話,這位老領導年紀大了體力可能不支,而且他臉面上也過不去。但是規定面前人人平等,于是,總裁小聲地對老領導說:“您先在這兒站十分鐘,今天晚上我到您家里給您站一小時。”
不僅如此,總裁本人也被罰過三次。當然那三次都是在他無法請假的情況下出現的,比如有一次被關在了電梯里邊,等趕到會議室時已經晚了,總裁沒有做任何解釋而是自覺地站了十分鐘,結果該企業開會遲到現象從此絕跡。
要求別人執行的,首先自己要執行;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案例中的這位總裁就是這樣打造自己的執行力的,他嚴格遵守自己公司的規章制度,親自向員工作出了表率,試想連企業的最高領導都能以身作則,其他的員工又怎么能不遵守制度呢?這就保證了制度的有效執行,這就是真正的執行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可見作為一個領導者,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權力,而是自身的執行力。領導者的執行力對員工有著潛移默化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這種力量是一種無聲的命令,沒有比執行力更有效果的激勵方式了!
企業中,如果領導者能切記自己的職責與信念,把執行力帶入工作細節中去,以身作則成為員工們的楷模,那么這種執行力勢必會點燃員工的工作激情,培養員工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如此企業也就能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