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沒落的深層次分析
2014年7月中旬,微軟宣布預計在本財年內裁員1.8萬人,而被微軟收入麾下不久的諾基亞業務成為重災區,約1.25萬被裁員工來自諾基亞設備與服務部門。據統計,諾基亞北京區將有90%的員工被裁,將近4500多人的諾基亞員工失業。
縱觀諾基亞發展歷史,從當初的手機霸主到今日的慘淡衰落,諾基亞就像一個王朝一樣,在手機行業的大戰場中被打敗投降。那么,諾基亞為何會落個如此慘淡結局,近日無數的媒體都在哀嘆一個巨人諾基亞的倒下,大家在分析諾基亞衰落的原因,我們也來湊湊熱鬧。
諾基亞公司(NokiaCorporation,OMX: NOK1VNYSE:NOK)總部位于芬蘭埃斯堡(Espoo)諾基亞成立于1865年,當時以伐木、造紙為主,后來亦從事生產膠鞋、輪胎、電纜甚至槍支彈藥,最后逐步發展成為一家手機制造商。埃斯堡(Espoo)芬蘭南部城鎮。芬蘭第二大城市。芬蘭地處北歐的腹地,深受北歐的工程師文化的影響,從諾基亞的歷史不難發現諾基嚴的基因是工程師的基因,是工程師文化。諾基亞的成功絕大部分原因歸功于工程師基因和工程師文化,工程師文化的核心是,流水線思維,細節做到極致的思維。這在視手機為電子工業品的時代是非常合適,諾基亞的工程師文化可以把手機的穩定性和質量做得像德國汽車一樣,手機“砸核桃”“當板磚”和“摔不壞”就是最好的例證。
可是,客戶的需求是不斷的變化的,特別是科技高速發展進一步喂養著手機用戶的這種求新求變、求酷求炫的欲望。終于用戶對手機產業的需求已經實現了工業品到創意品的轉變,這種轉變要求員工必須實現從工程師到設計師的轉變。設計文化的核心則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悉和領悟,對用戶需求發展趨勢的把握和引領。設計師文化要的是不求是我的但求為我用。大家看微軟的發展與成功就可以看到,視窗技術并不是微軟獨創,但是最終被微軟應用并不斷發展;同樣蘋果的很多技術都不是自己獨創,但是蘋果的能深入洞悉、把握和引領客戶的需求,并且整合社會各類資源最終滿足客戶的需求。
可見設計師文化要的是,洞悉客戶需求的能力以及整合資源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設計師思維必須是一種以客戶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為中心的思維,而諾基亞的基因恰恰相反(其實用戶很多年前都開始嘲笑諾基亞了,只是它們自己沒有注意到,網上著名的段子:“蘋果可以…,諾基亞摔不壞,蘋果可以…,諾加亞摔不壞”)。設計師思維必須是不求擁有,但求所用地思維,而諾基亞的工程師文化則是無論誰用,都是我做“生產”的思維。大家看Facebook 的成功則是典型的“海盜文化”,就是無論是誰的,只要我需要,就拿過來用,他們甚至把Google的廚師都挖過來為自己所用。設計師思維要的是前瞻性、大格局、不守舊敢創新的思維,而諾基亞的工程師文化要的則是每個工程師對自己負責的細部的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并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客戶的需求被養大了,這樣不夠了。
設計師文化的企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設計型企業在組織設計上也有很高的要求,設計型對組織的總體要求“是兩高一低”要求客戶研究和客戶管理團隊的高層次,因為產品的設計必須是面向客戶,甚至引領客戶需求的。腦白金、巨人網絡等“史玉柱系”企業的成功無不無透著深刻洞悉客戶需求,把握和引領客戶需求的影子,而且這些都是在史大老板的帶領下完成。資源整合能力也就是設計師的高層次、大格局和廣視野。至于寫程序(相當于工業中的生產)則可以外購或者委外即可。
同樣,設計型企業對管理,對流程等等方面的需求都與傳統企業有了巨大的差異。
當然諾基亞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們的高福利,養懶人的制度也是重要的“功臣”。很多里面的工程師都說,在諾基亞可是拿著高薪,高福利其實是不需要做什么特別的事,只要不犯錯就可以了。戰略績效專家上海行隆咨詢研究發現“人在不同的制度下會有不同的反應”。聰明的中國人在這種環境下的選擇大家都知道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選擇是大家近乎一致的選擇,沒想到這種近乎于沒有績效考核的企業制度最后不僅害了企業,最終也害了每個員工。從諾基亞被裁員北京的將近5000名員工估計接下來的日子會是煎熬。
---------------------------------------------------------------------------------------------------------------------------------
歡迎訂閱戰略績效研究,有精彩案例推送,微信號:spm58787980
網站:https://www.hrhr.org.cn 總機:021-58787980 5877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