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輔導幾家企業實施績效管理的過程中發現他們有的部門或者事業部在績效指標,績效目標以及評分標準的制定過程中都完成得堪稱完美。可是再做績效的半年度回顧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目標完成卻很不理想。對這些在不同企業集團的“失敗”單位進行深入分析后,我們發現他們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沒有制定完成目標對應的工作計劃。
對這些管理人員進行深訪后我們發現這些管理人員首先在思想上對工作計劃的重要性認識存在嚴重不足。他們認為我們原來沒有做計劃不是也做的很好嗎?為什么要那么麻煩的去做計劃呢?這是在浪費時間。接下來我們行隆咨詢不得不針對這些管理人員進行《行動、計劃和管控》的專題培訓,提高他們對計劃工作必要性的認識。
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不能計劃或者沒有計劃就等于正在計劃失敗”。做任何工作都應有計劃,以明確目的,系統思考,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一個工作崗位,別人做的緊湊有序,而你卻丟三落四?為什么有時候你感覺自己天天在忙碌,而似乎沒有任何成果,工作總是裹足不前呢?為什么有時候感覺有許多事要做,但卻不知道從哪件事開始做呢?在工作中,這些問題也許總是困擾著你,而且久而久之如果總是效率低下還會影響到你的工作業績。究其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合理的工作計劃。
古語說的好:謀定而動。“謀”就是做計劃,也就是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計劃清楚。當然做項目也一樣,做好項目就是在制定計劃的基礎之上執行計劃,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要監控計劃的執行情況。項目管理泰斗哈羅德·科茲納更是一針見血:不做計劃的好處,就是不用成天煎熬的監控計劃的執行情況,直接面臨突入其來的失敗與痛苦。可見項目計劃在項目中的必要性。
拿破侖說我是靠計劃百戰百勝的,每次戰前我都會花數倍于對手的時間去做計劃。拿破侖在開始他的每一個戰役之前,都要預先制定一個嚴密的作戰計劃,這個計劃包括幾個不同的方案,每一個方案都針對一種假設的情況。這個假設就是拿破侖設想敵人可能采取的行動。這整個計劃就是他的意圖,不同的方案包含著他對計劃可能作出的修改。當時,有一種用來搜索的騎兵,是用來尋找敵人的兵力并報告敵人的位置。 但是拿破侖更為關心他自己的計劃,而不是敵人的位置,而且,當他收到騎兵的報告時,敵人通常己有變動。所以,他的探索體系,其中包括偵察、諜報、從郵局截獲信件等等。這些工具只是用來證實或打消他原來的假設。他的騎兵或間諜等,都是派往預先指示的方位,以求弄清楚疑點。這也只是為了證實或消除原來假設而獲取必要的情報。這樣,原來的假設情況不斷地被證實或消除,計劃的不確實性也就減到了最低限度,于是,那些被消除的假設被剔除,而證實的假設被保留,留到最后的那個假設就成為他真正的計劃,而同時敵人的計劃也被暴露了。拿破侖進行探索的目的,與其說是查明敵軍的位置,不如說是發現敵人的作戰計劃,同時擬定針對這一計劃的措施,只不過這一措施在發現敵人的計劃之前就已擬定。比如有三條道路,不知道敵人要走哪一條,拿破侖先擬定針對每一條道路的計劃,然后排出騎兵偵查,當發現敵人的時候,采用那個被證實的計劃就可以了。
戰略績效專家上海行隆咨詢認為,計劃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首先計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其次計劃能力是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再次通過工作計劃變被動的做事變為自動自發式的做事,從個人驅動實現組織系統驅動;最后工作計劃是你完成工作任務的重要保障。其實,計劃也是系統思考的過程,是一個對成功的程序進行模擬的過程,是一個團隊思考的過程。
------------------------------------------------------------------------------------------------------------------
分享是一種動力,轉發是一種美德!
歡迎訂閱戰略績效研究,有精彩案例推送,微信號:spm58787980
網站:https://www.hrhr.org.cn 總機:021-5878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