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寓言〗
橄欖樹嘲笑無花果說:“你的葉子到冬天時就落光了,光禿禿的樹枝真難看,哪像我終年翠綠美麗無比。”不久,一場大雪降臨了,橄欖樹身上的葉子都掛滿了雪;最后由于太重把樹枝壓斷了。而無花果樹由于葉子已經落盡了,全身簡單;雪穿過樹枝落在地上,結果安然無恙。點評:簡單直接是企業的財富。
〖導入描述〗
是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研究小組于上世紀80年代提出來的,通過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四個要素,它能較客觀地分析和研究一個企業(或單位)的現實情況,值得發現或回避的因素,進而明確發展方向。被當今許多企業,作為發展戰略與分析競爭對手的常用方法之一。
1、四個問題兩只手
四個問題: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兩只手:優勢與劣勢分析、機會與威脅分析。 解讀:
同一市場同一顧客相近產品或服務更具贏利能力和穩定中增加市場份額,優勢呈現反之是為劣勢。
從市場環境入手,分析為新型產業進入威脅、供貨商議價能力、買方的議價能力、替代品的威脅,基準對手。
思考:
優勢建立了嗎?需要多長時間?競爭對手作出相同反應需要多長時間?若在若干時間后本企業還有多少優勢?機會大些還是威脅更大呢?
〖學習啟示〗
可從生產規模、產品設計、質量、適用性、可靠性和企業形象及服務品質等來評鑒,關鍵在于別人無法取代或至少短期內難以超越的因素是什么?并且中短期的提升速 度如何?
2、怎樣提供一個框架
●企業內部環境分析框架:主要檢視企業目前的市場以及未來市場的優勢和劣劣,從而可以正確評估企業自身具有或將要達到的條件。
●企業內部環境分析框架:主要是預測與評估市場對產品的變化趨勢和適度及競爭狀況帶來的潛在或顯性的機會與威脅。
〖學習啟示〗
能夠“瞻前顧后”找到企業自身與當前處在的位置,即在內部與外部——構建一個客觀如實的框架,才能因變而變,別人未動,我先動。
解讀:這些都是針對企業運作指標的點題,具體到某一種能力還要作詳細的分析;但作為有效的檢視是對企業從戰略到策略的再思考,更是對企業當前以至未來發展的規劃與管理活動。
〖學習啟示〗
凡是都多打幾個問號?這并沒有錯,問題在于找準了檢視點和把握著力區;也就是說:做那些迫切而且急需的事(恰好木桶原理之線性還是整合思維的選擇)
3、眼高手低的優勢
作為一種了解本企業的重要工具,在運用時,應采取眼高手低的優勢,即很好地把握企業發展方向,并隨時,調整企業的經營策略,有效降低當前的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風險,以優勢贏得市場主動權。具體操作為:
●在外部社會良好,內部條件有利時,可采取增長型戰略。
如:采取拓展市場、增加產品品種與產量
●在面臨外部機會,內部都受劣勢限制時,可采用扭轉型戰略。
即:設法消除不利條件,形成外牽動力提升
●在內外皆弱時,應采取防御型戰略。
即:設法避開威脅(競爭的鋒芒)重點消除劣勢
●在外弱內強時,采用多種經營策略。
即:客戶擴展,使自己的優勢得到更充分發揮
〖學習啟示〗
所謂:“眼高手低”正是站得高,看得遠。同時,要掌握當前的態勢,著手解決或重點突破;把中短期與當期緊密聯系起來,做應該做且急需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