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企內務管理研究/潘文富
企業的營銷高管,主要是指負責全面市場營銷工作的銷售總監或是銷售總經理之類,往往具備多行業多企業的豐富工作經驗,無論是在個人管理能力,市場敏銳度,還是外部社會資源人脈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積累,在各種自身和外部環境的綜合作用下,要跳出來自己干了。
從理論上來看,企業的營銷高管出來創業,相關的因素也算是比較齊備了,綽綽有余,甚至還有人認為是絕對高配置了。但是,從個人接觸到的實際創業案例來看,真正達成所愿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大多則是耗光資源,先甜后苦的撐了幾年之后,鎩羽而歸,要么降低生意等級,從大企業家降低到小老板,要么再回企業上班。
看起來貌似準備很充分,資源人脈樣樣不缺,甚至還是高配置,怎么會搞砸了呢?這里匯總幾點常見的栽跟頭模式:
一,沒有把企業背景和個人能力劃分開
這個問題也算是老生常談了,大家也都知道,但是照樣載在這個問題上。在企業做營銷高管時,把個人的能力與企業背景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力量,甚至,企業背景占據了更多的因素。但是,營銷高管做的時間長了,自然也就有些飄飄然了,認為業績主要都是靠自己做出來的,下級都是笨蛋,協同部門屁用都沒有,老板根本就不清楚情況,客戶都是自己搞定的,甚至,外部的社會資源(政府資源或是投資商)都是自己搞來的。導致對個人能力的過高評估。其實,離開企業之后,營銷高管的所謂能力,最多也只是個人的想象力而已,沒有足夠的資源和配套體系,乃至企業多年積累下來的行業知名度,營銷高管的能力,也就是紙上談兵。
二,技術能力的全面性
營銷高管所要負責的工作范疇很廣,有些營銷高管甚至還要抓生產和原料采購,看起來已經很多了,其實,這還是局部,還沒有真正的全面掌握企業運營,全面的企業運營,有很多東西壓根就不會出現在白紙黑字的SOP里。例如:遠景規劃、整體發展策略、資金調撥、企業風險預防、人員使用策略、各種敲詐勒索、政府關系處理與資源借用,甚至是黑社會關系處理。
通俗點說,營銷總監是開車的,負責開車,企業老板則是車輛所有者,考慮的事情自然要多了,能開車,不見得一定會做車輛運營。
三,資源的過快使用
營銷高管之所以敢出來創業,必然是有一定資源積累的,自己攢了一些錢,或是認識一些愿意投錢的大老板,再有,各方面的社會關系也有一些,諸如政府職能部門的熟人,再有就是渠道客戶資源了,各大賣場的采購總監,數以百計的經銷商老板等等。按說,把這些人脈資源整合起來,也足夠了。
但是,這些人脈資源建立的前提,是營銷高管當時的企業背景,是以企業的實力背景作為背書的。一旦離職,企業背景不復存在,就剩下一個人了,自然要打很大的折扣。再有,即便這些人脈資源在各方面對營銷高管在個人層面有所認可和感恩,甚至是有欠人情,在營銷高管自己的生意啟動后,一旦利用起這些人脈,也就是讓人家很快償還了人情,對于營銷高管而言,自己多年積累的人脈資源,其實只有一次使用機會,雖然人家會幫些忙,打點款進點貨,但一般也就這一次了,十幾年積累的資源,一次就用完了。所以,有些腦子的營銷高管,在自己創業時,盡量不動用原來的客戶資源,只是作為后備。
在下一期文章里,我們再來談談營銷高管創業時,所涉及到的籌備期,當前職務與獨立老板的切換期,要不要帶走原來的下屬,用人觀的調整等等問題。
四,創業籌備期
創業自然要進行前期籌備,籌備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籌備規劃,一個是籌備執行。所謂籌備規劃,就是在純規劃的層面,算算要籌備哪些項目,預估什么時間可以到位,哪些資源可以調動,以及涉及到的各類主客觀因素等等,這個純規劃做起來不負責,幾千字的文字即可搞定。但是,在進行實際籌備期時,很多自信滿滿的營銷高管們開始接二連三的遇到問題了,有些問題是前期壓根沒想到的,有些則是比規劃進度拖延太多,再加上脫離企業后,外部資源的質量大大縮水,更是拖后了推進速度。本來以為幾個月就可以籌備完畢,往往能拖了一兩年還沒搞定。等能啟動運營了,有些外部的市場機會早已經過去了。
籌備期普遍大于預期時間,還是因為營銷高管們,往往只是從營銷這個角度來看待整個企業的運營,還沒有真正具備一個企業的全面運營能力,再有,就是對自己脫離企業之后的資源調動能力過于樂觀了。較為穩妥的做法,就是在任期期間進行前期籌備工作,邊打工邊籌備,這要比離職之后再籌備,靠譜多了。
五,要不要帶走原來的下屬
當營銷高管多年,手下總會有些順手的員工,在自己創業時,難免會打算帶走幾個。這樣的事最好還是別干,原因有幾點:
1,原有企業對你的評價問題,自己走可以,再帶走企業的員工,就有違職業道德了,傳出去也不太好。
2,自己的責任問題,員工離開企業跟了你,也算是付出了很多,冒了很大的風險,你得對這個員工承擔更多的責任,自己還是新創辦的企業,有這個把握嗎?也許你有足夠的金錢和人脈關系,可以對員工進行一定的補嘗或是再安排就業,但是,這么來回一折騰,耽誤人家太多寶貴的時間了。
3,也不要太高估自己的個人魅力,你在企業任職高管的時候,下屬服你或是執行力好,也許不僅僅是你個人的因素,而是企業背景的支撐,一旦你脫離這個企業背景,所謂順手的下屬,還能有對你的高度認可服從和執行力嗎?
4,原來的所謂使用順手(執行力強),也是基于原有企業的系統支撐和團隊協作力量,一旦離開,員工也沒法確保還能保持原有的執行力水平。
六,用人觀的調整
在用人這個問題上,企業高管們還是比較自信的,總覺得當前的業務團隊是自己一手組建起來的,很多員工都是從一張白紙開始培養的,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對自己的忠誠度,都是響當當的,即便我不帶走這個團隊,照樣也可以重新再來組建和培養一支新團隊出來。
還是那句老話,作為營銷高管,還是不要太高估自己的人事管理能力了,其實,越大的企業,系統性對員工工作能力的作用力就越強,很多員工也不是沖著你這個人而進入企業,或是來認真工作的,而是沖著企業這個大平臺,作為營銷高管,純個人的因素,對員工的培養和管理有效性,也是有限的。
也許在企業工作期間,營銷高管們把工作規劃好,再分解并交代給下屬就行了,所以,在企業任職期間,營銷高管們把工作和團隊理順了之后,也沒有那么辛苦了。那么,自己創業之后,還能保持這樣的用人觀嗎?工作直接交辦給下屬就行了?下屬們就會順風順水的去推進了?某種意義上來說,創業初期,就別指望下屬的工作能力了,大多數情況下,就只有靠自己了。
再有一點,員工在企業的學習成長和工作效能發揮,是由多個部門,多個系統在同時作用。例如:人事部的甄選招聘,培訓部門的培訓學習,行政部門的日常管理,監管部門的監督等等,作為新創企業,有這么齊全的部門和有效的運行機制嗎?
七,搞定客戶的能力
按說,營銷高管們在這方面的能力是夠強的:一方面是個人的魅力和能力,還有一方面,就是所在企業的背景了,甚至是企業大老板的面子,作為客戶,自然會給足營銷高管的面子,甚至愿意當小學生,這點本事都沒有,還做什么生意嘛。不過,還真有營銷高管們有些飄飄然了,以為這都是自己的個人因素,我以后就是不再企業里干了,他們也會給我面子的,當然了,脫離企業之后,再去找這些客戶們,面子肯定是有的,只是錢沒有了。
所以,首先要理性看待自己搞定客戶的能力,完全的個人因素,充其量不到三分之一,不要高估了,更不要指望這些客戶能支撐你的創業項目。
總而言之,創業是好事,也值得個人去拼搏一把。但是,創業是件高度理性的事,更多得要從客觀角度來進行評估和規劃,自己在企業當營銷高管時所積累的資源和人脈,乃至下屬團隊,其所有權是企業的,并不完全是自己的,最多也就是短期內借用一點而已,千萬別指望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