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隨著新經濟的發展、信息化的不斷普及和加深,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兩年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如何在常態和動態的風險管理中獲得收益、如何把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確保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首要問題。構建全面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能夠讓企業快速識別風險、采取恰當的風險管理策略,來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損失,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長遠發展。
【教學內容】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
【公開課安排】
時間:2022年7月22日-7月23日,2天
地點:南京市
【教學重點】
企業風險管理四大著力點
內部控制框架與措施
內審監察方法
【教學方法】
課程講授、案例教學、問題互動
【教學實施流程】
1. 從常見認識誤區導入,梳理對風險的正確理解,即風險是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
2. 結合宏觀背景,明確風險管理是當今企業的必修課,no risks no returns, know risks know returns。
3. 以活動形式讓學員梳理企業目標及可能影響目標的事項,引出企業八大風險因素。
4. 用案例說明八大風險因素,概括出企業八大風險。
5. 行為心理學理論(卡曼尼實驗)+雙案例(太子奶李途純vs萬達王健林)+突出企業家觀點(曹德旺&李嘉誠)論述優秀的企業家必須是風險管理專家。
6. 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的四大著力點。
7. 以案例說明和對比分析說明企業八大風險的管理之法,以及風險控制是對可控風險的最優管理策略。
8. 以互動方式指導風險管理實踐的四大流程,幫助學員梳理企業《風險事件庫》、建立《風險地圖》、以及制定風險策略和風險報告。
9. 介紹COSO內控框架各層次內容與作用,幫助企業對比內控現狀。
10. 通過三個常見內控難題,說明內控落地的關鍵在于內控措施最終應落實在業務流程的關鍵節點。
11. 梳理資金、采購、銷售、存貨四大業務流程,制定關鍵節點的內控措施。
12. 通過說明內控的非絕對有效性,引出第三道防線內審與監察工作。
13. 以互動、案例、現狀數據等方式探討內審工作的難題與解決辦法。
14. 對比監察與內審的差異,論述企業監察的作用。
15. 監察六部曲指導企業監察工作的開展。
【案例討論】
1. 八大風險因素:ofo、匯源果汁、美的、恒大、北京文化、紫建電子、海底撈、“雙減”政策、中澳貿易、新冠疫情、長生疫苗、劉強東等。
2. 企業家對風險的態度:太子奶李途純、萬達王健林
3. 八大風險管理之法:格蘭仕、亞馬遜、豐田、萬科、騰訊、華為、牧原股份、臺積電、比爾蓋茨等企業家。
4. 渤海銀行28億存款迷案。
5. 以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引出內控落地難的原因。
6. 安踏采購總監被抓事件:內控非絕對有效以及內審與監察的必要。
7. 內審作用:百事、中國鐵建、阿里巴巴、中國石油大慶油田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03研究所
8. 內審發展趨勢:武漢鋼鐵
9. 風險導向審計實例說明:C糖果公司采購審計
10. 以華為監察工作說明監察雙引擎的實踐作用
11. 以西門子監察體系說明監察六部曲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