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股權激勵具體是怎么做的?華為如何分配股權?企業股權如何設計才更合理?股改工作如何開展?怎樣做股權投資?企業如何才能成功獲得股權融資?這些疑問值得去思考和學習!
近日,深厚華為背景老師許浩明老師(超12年華為工作經驗的前華為部長,北京大學畢業),在深圳舉辦了公開課,《股權激勵、股權設計與股權投融資--從華為股權激勵講起》,以“理論和實踐結合,輕理論、重案例”為講課大原則,采用內容講述、案例分析、游戲互動、情景演練、互動式教學、討論點評等方式相結合,分享了很多真實的案例,包括華為股權激勵經驗、真功夫股權設計、萬科項目跟投等等,讓學員們受益匪淺。授課完畢后,收到很多積極正面反饋。月底4月22日將再一次舉行公開課《股權激勵、股權設計與股權投融資--從華為股權激勵講起》,歡迎大家參加。報名參加和詳情咨詢,助理羊老師或者直接聯系許浩明老師:xhmingtony
附上許老師股權激勵方面文章:
當下時代,已經進入“合伙時代”,靠單打獨斗,或者家族式企業方式,或者舍不得分享,已經不合時宜,已經影響甚至阻礙企業的發展;懂得分享,善于激勵,勇于創新,才會使企業騰飛發展。通過合理的股權設計,使得核心團隊凝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做大做強企業;通過合適股權激勵,把老板的事變成高管的事,把高管的事變成團隊的事!股權激勵的出發點是股權,而落腳點是激勵;但不是為了激勵而激勵,而是建立好的激勵機制來吸引優秀人才,并激勵員工為了企業共同目標而奮斗!
企業管理核心就是創造價值和分配價值,股權激勵就是通過合理地分配價值,促進創造價值,因此股權激勵是企業管理重要手段。“舍”明天之利潤,“得”后天之未來;“散”股權期權,“聚”人心才智。
而在股權激勵方面,華為無非是很經典的成功案例,也是很早就開始實施股權激勵的企業。任正非說,“一開始哪知道這就是股權激勵?只是覺得,應該把兄弟們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有難同當有福共享,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股權激勵最終促進了華為的快速發展”。
眾所周知,任正非作為華為領袖所占的股份在所有的企業創始人中是出奇的少,只有區區1.42%,可是他卻牢牢地掌控著華為,而同樣是企業掌舵人,萬科王石,格力董明珠等卻曾經被“野蠻人”攪局攪得無比心慌,疲于奔命應付,更有甚者南玻集團高管被清洗出局,也許您會說,因為華為沒上市,所以沒有受到資本的沖擊、掠奪,可是也有千千萬萬的非上市企業,他們的老板也同樣由于股權設計不合理或者缺乏良好的股權規劃(例如真功夫),導致要么明爭暗斗,分幫分派,要么激勵不到位,最終導致企業業績做不上去,甚至股權之爭導致企業崩潰解散(大家記住的往往是少數的成功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事實上,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5年,且失敗原因,很多是因為股權設計不合理,核心團隊如鳥獸散,且很多是“哥們式合伙,仇人式散伙”,或者股權激勵不到位,優秀員工缺乏斗志缺乏歸屬感,企業做不起,最終被競爭者干掉)。相比之下,華為任正非僅有1.42%股權卻牢牢地把控著華為,且組織執行力出奇的高,員工如同打了“雞血”般拼搏,最終華為業務穩健快速發展著,可以說所向披靡,只要華為認準并決心要做的事情,基本都能做成。為什么呢? 華為股權激勵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 華為股權激勵采用的是虛擬股票模式,激勵對象只有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沒有所有權,也沒有表決權。(其他模式包括,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權等,各有優缺點)。虛擬股票模式是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如果實現公司的業績目標,則被授予者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但沒有所有權和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公司被公司回購而自動失效。
第二、 從股權結構看,任正非占1.42%,其余98.58%是由華為控股(華為工會)持有,激勵員工們的虛擬股票就是在華為控股里的。而華為控股采用的架構類似于GP(普通合伙人)+LP(有限合伙)方式,任正非在華為控股里有絕對話語權。
第三、 任正非的人格魅力。1.42%股權仍然能掌控著華為,除了股權激勵模式設計合理、規劃縝密之外,任正非的個人人格魅力也是極為關鍵的。在華為,任正非就是教父級,神一樣的人物,下面的高層、員工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基本上是沒人敢挑戰他,更別說排擠他或者搶他風頭了。
那么是否意味著,所有企業都適合照搬華為這種“虛擬股票模式”來做股權激勵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各個企業最好是領會華為股權激勵的“精神”然后再結合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再設計出合適的股權激勵方案,然后根據發展階段及發展情況再繼續優化改進。實際上,華為現在的股權激勵也是經過好幾個階段才演化到現在這個樣子,包括這兩年華為在采用TUP(Time Unit Plan)方式股權激勵,這種新方式,不再需要員工花錢購買,而是每年根據崗位及級別和績效,配置一定數量的期權,保障員工整體薪酬的競爭性,這個期權5年為一個周期,5年后一個周期進行結算,期權不需要員工花錢購買......
華為股權激勵的更細節的方案是怎么樣的呢?股權如何設計才更合理?股改工作如何開展?股權激勵如何做才真正起到激勵作用?怎樣做股權投資?企業如何才能成功獲得股權融資?針對大眾普遍存在的這些疑問,曾服務于華為十多年的許浩明老師(前華為部長、現誠易達資本創始人、智謀幫管理咨詢總裁)將在全國舉辦公開課《股權激勵、股權設計與股權投融資!--從華為股權激勵講起》,以分享華為股權激勵案例為切入點,進而延伸講解企業該如何做股權激勵(可歸納為”道法術“),接著再分享股權設計的一些關鍵考慮因素及注意事項,最后分享如何進行股權投資,以及股權融資,其中夾雜很多案例。授課的基調是”咨詢式培訓“,會采用更多互動研討的方式進行。
近期時間安排如下:
4月22一天,在深圳
5月20一天,在上海
6月17一天,在北京
7月15一天,在廣州
其余地點和時間待定。
主講人許老師介紹:
1、超12年華為工作經驗的前華為部長/資深華為高級經理,北京大學畢業。在華為獲得輪崗機會,在研發(造出產品)、銷售(賣出產品)、服務(售后服務)等三大核心部門都任要職歷練過(有機會在華為三大核心部門都歷練過的人極少),歷任產品拓展部部長、銷售主任、研發經理、服務經理、HRBP等重要職務;還作為資深專家深度參與華為戰略管理變革項目(LTC項目),因此對華為集團的整體經營管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美國PMI項目管理認證會員。高分通過TOEIC英語考試。有多年常駐海外工作經歷和多年國內各城市工作經驗。具備良好的戰略思維和國際化視野。既有豐富管理實戰經驗,又有深厚管理理論功底。大學客座教授。
2、 有豐富的經歷和豐富的創業經驗,現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公司聚焦為企業服務(提供管理咨詢/培訓、投融資服務)。屬于實戰派,更能理解企業家、中高層領導的關注點、需求和痛點。
3、 曾任某專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投資副總,現在是誠易達資本的創始合伙人,在股權投融資領域有廣泛優秀資源和豐富經驗,可以給企業家、企業中高層們帶來資本方面的資源,分享投資經驗,幫助投融資。持有基金從業資格證。
《股權激勵、股權設計與股權投融資--從華為股權激勵講起》初步課綱
(最終課綱會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化調整):
一、股權激勵概述
1. 華為當年股權激勵的背景
2.華為股權激勵的幾個發展階段
3.華為股權激勵的設計和實施
4.華為股權激勵方案優缺點
5.華為股權激勵給大家的啟示
6.為什么要實施股權激勵?
7.股權激勵的原理,股權是基礎,激勵是目的
8.企業生命周期、行業特點與股權激勵
9.股權激勵與公司治理、企業文化
10.什么配套措施讓股權激勵發揮更好的效果
11.股權激勵之“道法術”
【案例分析與互動】研討:股權激勵的本質是什么?股權激勵的終極目的?
二、股權激勵——“道”
1. 道之“四定”——定目的、定對象、定原則、定模式
2. 定目的——股權激勵的目的不同,方法和結果不同
思考:為什么激勵目的不一樣,看似一樣的方案效果不一樣?
3. 定對象——找準該激勵對象,比選對象還難
4. 定原則——股權激勵的指導思想
5. 定模式——有效激勵模式及組合選擇,是成功的一半
6.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激勵模式
7. 案例分享—華為為例
思考:為什么解決好進入機制和保持激勵對象動態激勵如此重要?
研討:如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激勵對象,選擇合適的股權激勵模式組合?
三、股權激勵——“法”
1. 法之“五定”——定來源、定數量、定價格、定時間、定條件
2. 定來源——沒有股份來源,股權激勵如無可飲之水
基于存量(原/大股東出讓、二級市場回購),還是基于增量(增資擴股、公積金轉增股本)?
基于選擇權(期權),還是基于非選擇權(期股)?
【某公司案例研討】
思考:為什么有的股權激勵反而讓大股東失去了公司控制權?
3. 定數量——蛋糕有多大?如何切蛋糕?
如何規劃股權結構?如何預留未來激勵空間?
如何確定股權激勵總量?
股權收入占總收入多大比例合適?
對于個人多大比例或數量才有足夠的吸引力?
如何實現股權分配公平合理?
分配原則是按照功勞、苦勞,還是疲勞?
【某公司案例研討】--某公司股權激勵數量分配
思考:如何合理分配股份、期權額度和數量?既不缺乏吸引力,又避免過度激勵,稀釋股權。
4. 定價格——價格定得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激勵計劃的吸引力?
某公司虛擬股票定價模型——案例
5. 定時間——時點、時期如何有效設置?“嵌套與循環”設計
什么時候授權合適?XX公司授權日確定——案例
為什么要設置等待期?等待期多長合適?
延期支付與股權激勵
多長的限制期合適、有效?
不設限制期或禁售期無法體現“金手銬”的作用
【案例研討】:金手銬和金色降落傘是如何鑄就?
6. 定條件——股權激勵不是免費的午餐!如何實現激勵與約束對稱的機制
如何設置股權授予條件?一次性授予、分期授予、補充授予、常青條款
如何將績效考核與行權條件掛鉤?
某投資公司行權條件——案例
如何確定合理的行權方式?現金行權方式、借款行權、股份互換行權
如何設置防范侵害公司利益的否決性條款?
【案例研討】某投資公司股權激勵喪失條件規定——案例
四、股權激勵——“術”
1.術之定機制
2.為什么機制設定是股權激勵的關鍵要素?
3.股權激勵與績效考核、任職資格、責任貢獻如何掛鉤?
4.如何設置進入機制和退出機制?
【案例分享研討】退出機制,以華為為例
五、實戰案例分享與現場沙盤演練
1.某公司股份期權激勵案例深度剖析——非上市公司案例
2.現場選擇3家公司進行現場沙盤演練
六、股權總體設計
1、從股權設計案例說起,例如真功夫、小米、騰訊、阿里巴巴
2、創業公司股權如何規劃和設置公司較好?
3、動態股權設計與激勵的實現方法
4、如何股權設計去吸引優秀人才
5、股改工作
【案例研討】A公司的股權設計是否合理?
七、股權投資
1、“合伙時代”“股權時代”來臨
2、私募股權的發展
3、私募股權天使/VC/PE不同階段的不同投法
4、私募股權投資的投資決策--賽道選擇
5、私募股權投資的退出
【案例分享研討】我為什么投了B公司?
八、股權融資
1、股權如何規劃有利于融資和發展?
2、怎么樣企業容易獲得資本青睞?
3、商業計劃書該如何寫才吸引資本?
4、如何去尋找資本、搞掂資本?
【案例分享研討】C公司是怎么融資成功的?現場有幾個想融資的?不妨分享下企業情況!
九、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