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任何時代,企業創新的核心都是為了創造價值—為客戶創造獨特的價值。
企業創新能力的大小取決于卓越價值的創造能力。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顧客購買和認定的價值并不是產品本身,而是效用,也就是產品和服務為他們帶來了什么。邁克爾·蘭寧在《傳遞利益價值》一書中明確也提出:企業必須開發一種具有競爭力的卓越價值計劃和卓越價值傳遞系統。傳統的產品基本功能的需求滿足時代已經結束,取代的將是顧客深層次需求滿足、為顧客創造價值,這就是新環境下企業經營的本質。
管理大師詹姆斯·錢皮教授說過:“創新不一定要依賴高深的技術,創新就是看消費者對什么抱怨,對什么挑剔,對什么不滿意,而你的公司又能用什么創造性的解決它?!?/span>
企業創新解決的是價值創造問題,首先一個企業要選擇為誰創造價值,創造什么樣的價值。因此,企業需要準確清晰地定位其目標客戶群體,了解客戶亟需完成的任務或者最為強烈的需求(即所謂的“痛點”),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其次,企業要通過一系列的資源配置和活動安排來創造和交付價值。這包括構建和管理自己與生態系統內其它成員的關系。最后,企業必須有清晰明確、可以持續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能夠保證企業在整個價值創造過程中收獲屬于自己的經濟價值。
很多企業在創新商業模式過程中經常出現幾個問題:
一是認為商業模式創新就是資源整合,資源整合的越多越有價值,這種思維是錯誤的,資源并不產生價值,整合來的資源形成有效、有序的運營邏輯才是關鍵。
二是認為商業模式創新就是技術創新,這也是錯誤的,創新源自需求,創新是解決需求問題!而非解決技術問題,企業創新分為技術驅動模式和市場拉動模式,那些高科技產品無疑是技術驅動模式的產物;市場拉動模式;那些“簡單產品”就是市場拉動模式的產物。
三是認為商業模式創新就是一個創意和點子。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創新靠系統性思維,創新性邏輯,平臺的角度和整體化解決。
四是在商業模式創新時找不到精準需求,想當然把一個“泛泛的需求”當作是客戶所必須的需求?!翱蛻粜枰黄ジ斓鸟R”,在這個需求中,客戶需要的是“更快”,而不是“馬”,只有照準“更快”,才能顛覆“馬”這個載體。哈佛大學營銷學教授西奧多列維特說過“人們不需要四分之一英寸的鉆孔機,人們需要四分之一英寸的孔”。
五是把戰略規劃等同于商業模式創新。戰略屬于方向選擇和價值主張及業務定位的范疇,而商業模式則比戰略范圍更廣,屬于經營路徑和邏輯實現范疇。戰略則是要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造就自己獨特的地位(與對手的差別)。無論對手采用的是不同的商業模式還是相同的商業模式,只要率先采用某種商業模式,那么這就是一種差異化戰略。比如,相對于傳統的實體書店,亞馬遜首創了網上書城,這就形成了一種差異化優勢。另外,在同一個商業模式之內,仍然有不同的戰略可以供企業選擇,比如專業化電商(聚美優品)的聚焦戰略與綜合電商(京東商城)的多元化戰略之間就存在差別。就公司戰略而言,不同的業務(甚至在同一業務內)可以同時采用不同的商業模式。比如,蘇寧的電商業務與實體店并行共存。
作者簡介:
石澤杰,碩士研究生學歷,華智晟遠(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華智晟遠(北京)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北京速智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國家科技部專家庫專家評委,多家上市企業獨立董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EMBA班客座教授,《開放式戰略—互聯網+商業模式顛覆式創新》、《無邊界競爭—如何應對失控的未來》、《營銷戰略升級與模式創新—開創企業價值營銷新時代》作者,創辦中國第一家商業模式研究咨詢公司,中國最早從事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者,“無邊界競爭理論”、“正向創新邏輯理論”創立者,輔導過上百家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與戰略轉型,已有數家企業實現上市目標。專注研究領域:商業模式創新、戰略升級轉型、產業互聯網、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供應鏈管理與金融。郵箱:shijie102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