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一切都是開放的,供給是開放的,需求也是開放的,戰略是開放的,平臺也是開放的。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依靠內部自我創新的方式,不但成本過高,并且很難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這種自我封閉的創新方式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障礙。
互聯網時代,開放式創新戰略逐漸成為企業創新的主導模式。企業應把外部創意和外部市場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閉式創新模式下的內部創意以及內部市場化渠道同樣重要的地位,均衡協調內部和外部的資源進行創新,不僅僅把創新的目標寄托在傳統的產品經營上,還積極尋找外部的合資、技術特許、委外研究、技術合伙、戰略聯盟或者風險投資等合適的商業模式來盡快地把創新思想變為現實產品與利潤。
開放式創新是各種創新要素互動、整合、協同的動態過程,這要求企業與所有的利益相關者之間建立緊密聯系,以實現創新要素在不同企業、個體之間的共享,構建創新要素整合、共享和創新的網絡體系。
開放式創新不是一個新詞,但要做到開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意味著公司內外的界限將會變得越來越模糊。而企業的邊界則是由交易成本決定的,人與人在進行交易的時候,有兩種可以選擇的制度,一種是市場制度,一種是企業制度。
在使用市場制度時,人們通過簽訂契約來進行交易,簽訂契約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是市場制度的交易成本。在使用企業制度時,企業家通過自己的經驗和直覺對生產要素進行組織生產,因為企業內部沒有價格機制,所以企業家并不總是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資源,這部分損失的效率,就是企業制度的交易成本。
現實中,人們對企業和市場的選擇就在這兩個極端之間不斷游動,這兩種交易成本的大小,就決定了采用何種交易制度是最適合的,也決定了企業是應該“更封閉”還是“更開放”。
互聯網時代,企業開放式創新有三大方向:
1、轉變商業模式。這種創新首先專注于配置資產、能力和價值鏈上的其他要素,以求以差異化的方式服務客戶并獲得利潤。即使是主要銷售硬件設備的企業,例如通用電氣和江森自控也發現,按量付費的設備租用模式能產生真正的價值。商業模式轉變首先從框架的左邊開始(包括盈利模式、網絡、結構和流程創新),然后不斷向右移動,添加你需要為商業模式增效的補充項目。
創新的商業模式能在任何情況下取得成功,但它在以下領域的效果尤為突出:汽車業、重工業等資產密集型產業和醫療保健、航天航空等高度管制產業。
2、轉變平臺。企業經常是以它的產品為中心,并不斷地為其增加特性或功能,卻很少有其他措施。平臺驅動的創新關注對能力、產品和服務的重新使用、重新組合或是發現新的關系,為客戶提供全新的價值。開發這種全新的平臺模式首先要從框架的中間開始(包括流程、產品表現、產品系統以及服務創新)整合這幾類創新以創建一個堅實的基礎,然后不斷往框架的兩端延伸,添加其他種類的創新以幫助你的平臺發揮作用。
卓越的平臺能幫助客戶化繁為簡,當你通過連接不同群體、能力和產品發現新的機遇,幫助客戶解決挑戰時,這種平臺創新是最富有成效的。當你發現客戶很難將產品或服務整合在一起,并需要減少工作的復雜性時,你需要考慮是否該建立一個新的平臺。
3、轉變客戶體驗。這種創新首先是以獨特的方式連接、服務和吸引客戶,改變他們與企業和產品的互動。這種轉變要從框架的右邊開始(包括渠道、品牌以及客戶互動)。然后不斷往左邊移動添加新的創新種類使客戶體驗發揮作用。
當某個品類競爭過于激烈、陳腐守舊或是過于復雜,提供卓越用戶體驗就是不可或缺的。用戶體驗在面對高度互聯的客戶群時特別重要,因為關于任何客戶體驗的好壞消息都能像野火一樣迅速傳播開來。用戶體驗創新適用于任何行業,即便是在守舊的B2B領域。
作者簡介:
石澤杰,碩士研究生學歷,華智晟遠(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華智晟遠(北京)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北京速智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國家科技部專家庫專家評委,多家上市企業獨立董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EMBA班客座教授,《開放式戰略—互聯網+商業模式顛覆式創新》、《無邊界競爭—如何應對失控的未來》、《營銷戰略升級與模式創新—開創企業價值營銷新時代》作者,創辦中國第一家商業模式研究咨詢公司,中國最早從事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者,“無邊界競爭理論”、“正向創新邏輯理論”創立者,輔導過上百家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與戰略轉型,已有數家企業實現上市目標。專注研究領域:商業模式創新、戰略升級轉型、產業互聯網、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供應鏈管理與金融。郵箱:shijie102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