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執行力的研究背景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里,有的人成績斐然,有的人庸庸碌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優秀者更有實現構想的能力,這就是一個人的執行力;企業亦是如此,一個優秀的企業做同樣的事情,但是卻比別人做得更好,落實更到位、更迅速,能夠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獨占鰲頭,靠的就是企業的執行力。執行力的研究,先起源于公共管理領域,2002年,Larry Bossidy與Ram Charan所著的《執行——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一舉奪下該年度亞馬遜商業圖書銷量第一的寶座。之后,“執行力”開始成為了非常熱門的話題,并且被很多企業所津津樂道。大家都希望通過對執行力的倡導,來提升本企業的執行力。余世維的《贏在執行》課程一度非常火爆,至今熱力不減。
(二)如何去理解執行力
《執行力》(Execution)一書(Larry Bossidy與Ram Charan合著作)一書中闡述:“執行力應該成為一家公司的戰略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目標和結果之間‘缺失的一環’”。
1、從組織的角度理解
由此,從組織的角度來講,我們對執行力可以這樣理解,執行力就是連接目標和結果的“那一環”,是將企業的長期戰略一步步落到實處的能力。因此,判斷一個組織的執行力如何,即看這個組織能否保質保量地實現既定戰略。
2、從個人的角度理解
偉大事業的成功源自于每一個細節的完美。同樣,任何一次重大災難也源自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上的失誤。因此,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執行力就是“行動力”,就是每個員工在每個階段都做到一絲不茍,從而最終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
我們從個人和組織的兩個角度,將對執行與執行力的理解總結如下:
(三)執行力為什么重要
1、執行力對組織的重要性
1)執行力低下是企業管理的最大黑洞
為什么偉大的理想不能如愿轉變為現實?
為什么無懈可擊的戰略方案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為什么經過科學論證的目標不能如愿變成具體的結果?
為什么小心翼翼費盡心思卻被對手搶占先機?
為什么同樣的計劃,同樣的策略,業績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一系列的“為什么”讓人很難找出理想的答案!但是,這些“為什么”的背后都隱含著一個重要的現實,那就是——執行不力!
曾經有一家權威公司做過一項調查:在整整一年的時間里,許多公司只有15%的時間在為顧客提供服務,其余85%的時間所做的工作對顧客而言根本沒有意義;換言之,公司為了維護組織自身平衡穩定,將大量的時
間和精力花在了企業內部協調、開會、解決人事問題、處理各種管理紛爭上了,此時企業組織變成了“為了存在而存在”而不是“為了顧客而存在”。然而顧客卻必須為15%的價值,向公司支付100%的貨幣。執行力低下,已成為企業管理的最大黑洞!
2)強大的執行力是實現公司戰略的必要條件
據說,這是一個被美國某商學院搬進MBA課堂的寓言。一群老鼠,深為一只兇狠無比、善于捕鼠的貓所苦。于是,老鼠們齊聚一堂,商討如何解決這只討厭的貓。有只老鼠的提議立刻引來滿場的叫好聲,它建議在貓的身上掛個鈴鐺。在一片叫好聲中,有只老鼠突然問道:“誰來掛鈴鐺?”
當企業的戰略方向已經或基本確定,這時候執行力就變得最為關鍵。許多企業的失敗不是戰略的問題,而是戰略執行的問題!再好的戰略,如果不去執行,也只是空談。其實,很多公司都有許多大致不二的方法和程序,執行力的不同造成了結果的巨大差異!執行力,這是一切戰略得以順利實現的關鍵要素。如果沒有執行力,戰略最終只是一句空話。
哈佛商學院前院長波特說,“在企業運作中,其戰略設計只有10%的價值,其余的全部都是執行的價
值。”可見,決定企業成敗的90%是執行。而ABB公司董事長巴尼維克又說:“一位管理者的成功,5%在戰略,95%在執行”,進一步強調了執行力的重要性。德魯克講“確定目標不是主要的問題,你如何實現目標和如何堅持執行計劃才是決定性的問題。”比爾·蓋茨也強調執行力的重要性:“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微軟在未來十年內,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執行力。”
2、執行力對個人的重要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對個人而言,沒有執行力(或稱行動力),一切夢想、設想、構想、理想,統統都只能是幻想和空想!沒有執行力,將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