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炒股大虧的有木有
中國股市套牢之省
奧迪昨天變奧拓,今天變奧妙了。A股暴跌4萬億元,股民人均賠2萬,全國人均分3000元,相當于晚清賠款13倍,蒸發掉一個工商銀行,損失百元大鈔23000噸,圍起來可繞地球78000圈,可建造26艘國產航母。
據說廣大股民的心情是這樣的:奧迪——奧拓——奧妙——奧利奧——奧買嘎!
吳敬璉更是斥之連賭場都不如,有些人可以看別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詐騙,坐莊、炒作、操縱股價可以說是登峰造極。
中國股市水太深了,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中國股市,它將讓你神魂顛倒;如果你恨一個人,就送他去中國股市,它將讓你家破財亡。總之,中國股市就是人吃人的游戲……只要韭菜多,不怕沒人割……
2、P2P爆雷潮,數十萬人被騙
我們一起來看P2P三組數據:
2013年,爆雷平臺涉及0.9萬人,14.7億元
2014年,爆雷平臺涉及5.5萬人,50.5億元
2015年,爆雷平臺涉及15.7萬人,82.7億元
2015年一年近1000家P2P平臺跑路(多家平臺上線當月就卷款走人,簡直節操掉了一地),可是全國范圍,這樣的P2P平臺,如今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了,沒人管,也沒什么有效的信用和懲罰體系。
作為個人,在資本市場你永遠是最笨最弱的綿羊,好事情永遠輪不到你。沒有信息、沒有人脈圈子、沒有資源,高收益都能輪到你,那銀行、券商、信托、基金、保險、投行、股市等正規金融機構都可以關門大吉了。
3、非法集資,多年辛苦錢被騙
泛亞貴金屬事件,號稱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地方政府、地方官員曾為其站臺。悲慘結局:資金鏈斷裂,20多個省份的22萬投資者的430億元資金難以討回。
還有金賽銀事件、寧波眾銀財富事件、MMM金融互助、四川匯通擔保事件、河北融投事件,等等數不勝數。中年返貧重要死亡樣本是理財:土豪死于信托、中產死于非標理財、屌絲死于P2P。
身邊的人掉進各種金融坑的事情,這兩年開始此起彼伏:
同學入股地產金融公司,被坑(南方城市地產項目資金斷裂);
前公司同事放款內蒙金融公司,被坑(也是實業項目資金斷裂);
親友購買的狗血理財產品被坑,血本無歸;
還有很多其他朋友,在微信上一聊,也有各種金融項目被坑的經歷,一串大哭的表情打過來……
(這些所有金融大騙,核心就是,你要他利息,他要你本金)
4、房地產泡沫涌現
很多人對房地產還抱有幻想,過去的十多年是房地產的黃金時代,然而沒有永恒的朝陽,日出、日中之后必然日落,無數的人安慰自己,不過在于中國人大部分的資產為土地和房子。
作為周期性的行業,一旦這個行業進入景氣周期,其持續的時間會很長,同時一旦進入熊市周期,蕭條的時間也很長,這就是經濟周期規律的作用。這在房地產行業體現得更為明顯。
其實房地產是大宗消費,也是大宗商品,大宗商品一個特點就是一旦進入熊市周期,將會跌到你無法想象,包括鐵礦石、銅、原油、BDI等,這些大宗商品經常被腰斬,甚至下跌80%以上,目前已經在上演,非常慘烈。房地產一旦進入了熊市周期,我們無法預估會下跌多少,但是會非常慘烈。
房地產什么時候崩盤?現在就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因為這個時候,一件大事已經悄悄的啟動,那就是人民幣貶值,如果8月份的貶值還處于試探期,那么現在開始的連續貶值,已經點燃了房地產崩盤的導火索。
5、就業更難
數據顯示: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達749萬,比去年又增加22萬,再創歷史新高。這意味著在整體經濟下行大環境下,就業崗位壓縮,就業需求卻增大,則就業機會更小。
到了明年春節,提前返鄉回家過春節的打工者重新奔赴東南沿海打工,將重新出現十多年不見的找工熱潮。
勞動力供應可能在春節后出現井噴:
1)在今年實體企業倒閉潮中提前返鄉的數以百萬計打工者,在春節之后必然重新出來尋找工作。
2)連續兩年虧損將逼迫部分安心在家鄉從事農業生產的老一代農民工重抄打工舊業。2013和2014、2015年,由于農產品價格畸低,農業資料價格卻未下降,導致許多棄工從農的老一輩打工者虧損嚴重,明年可能重返東南沿海。
3)前些年取消農業稅,農產品價格相對較高,很多農民工以在農地幫工的形式謀生。明年春節,這部分人也會加入打工大軍。
4)過去兩年,每年高達700萬的大學畢業生,只有少數人實現在真正就業,大部分處于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其中尤其以農村大學生居多。現在農村蕭條,這部分人將結束啃老生活,嘗試出門找工作。
5)隨著中國政府把大量資金投入到股市當中,人為制造一波人造牛市,被很多專家解讀為政府意圖放棄房地產來保住金融業。如果真是如此,隨著樓市泡沫的破滅,將會有數千萬建筑業工人失業。
由于龐大的地方債、隨時爆破的房地產泡沫未來實體經濟表現不佳,2015年中國的就業市場已極度萎靡。因此,事隔多年后,中國將全面再現打工難。
6、廣東告急、浙江告急,中國私營倒閉潮!
在最好的創業時代,我選擇了打工。在企業最不好做的時候,我卻做了創業,一位80后這樣說道。
2014年對中國的制造業來說是悲劇性的一年,由于人民幣升值、人工成本上漲、企業負擔沉重引發的制造業倒閉潮洶涌澎湃,包裝印刷、服裝、鞋類、家具、LED、家電等行業倒閉潮交替爆發。
2015年,仍在掙扎求存的制造企業的處境未見改觀,制造業寒冬愈發獰猙:廣東告急、浙江告急、江蘇告急、福建告急、山東告急……,出現包括鋼貿、水泥、煤企、服裝等大批私營企業出現倒閉潮。東莞當地流傳的說法是,近一年以來,至少有4000家企業關門。
有個實體企業家說,現在企業里,銀行大股東,稅務二股東,員工三股東,自己只是個打工的。他的愿望是,熬過這兩年,好好活下去。
7、創業A輪死
大批O2O創業公司和創業者進入,市場已進入泡沫期。被資本烘托得高大上的項目,包括醫療、美容、婚嫁、家居、出行、汽車、房產、教育等行業,大多數經不起現實與時間的考驗,很快就陷入了困境,有些初創公司甚至還未抵達資本現場(未獲融資)就默默消失。
在2015鳳凰財經峰會上,有人用2015年第二季度投融資數據報告的數據指出,“從A輪到B輪之間有60%多的公司會掛掉,B輪到C輪差不多接近70%的公司都掛掉了,A輪到C輪其實會死亡88%。”
以前是C輪死,現在是A輪死。
8、各行業裁員潮開啟
2015年開始,不少科技巨頭開始縮減規模或減少招聘,百度暫停社會招聘,阿里縮減校招名額,騰訊暫停外包招聘,華為“末位淘汰” 引入高性價比員工,鳳凰網裁員并轉型,搜狐年初裁員2000人。
制造業寒冬 沒欠薪企業僅有30%
繼華為一級供應商福昌倒閉之后,上個月,投影行業明星公司雅圖數字視頻技術有限公司被裁員工到公司門口追討欠薪。
一位行業內人士透露,類似這種欠薪行為在制造行業內非常普遍,“現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準時發薪的企業只有30%左右。”
甚至裁員潮波及國企,繼日照鋼鐵、包鋼近兩個月相繼傳出裁員傳聞之后,周一,國內媒體報道稱武鋼集團可能裁員1.1萬人。
連國有企業也站不住了,真是不寒而栗。
2015沒熬過去! 我們期待2016,春天的來臨!
來源:21早新聞綜合報道、第一財經日報、投影時代,版權屬于原作者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