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統計局70個大中城市,深圳房價“一枝獨秀”成為唯一上漲城市。到今年5月、6月、7月等多個月份深圳房價領漲全國。深圳樓市成了這一輪房價逆襲的風向標。
然而,在7、8、9三個月時間里,深圳樓市的成交一直在下滑。進入9、10月,價格開始松動。新房市場出現開發商降價促銷,二手房市場則主動下調報價。
據深圳規土委數據,9月全市新建住宅成交均價達36191元/平方米,環比僅微漲0.1%;鏈家數據顯示,9月二手住宅均價為37633元/平方米,環比下降1.6%。深圳中原的抽樣結果顯示,坂田、南山、龍華、蛇口等上半年瘋漲的區域房價已出現下跌。
中原統計顯示,深圳新房市場成交價格已經連續三周走低,最近一周新房成交均價近3.15萬/平方米,較上周下降了6.4%。二手房也已降溫。從10月至今的二手成交情況來看,縮量較為顯著,10月初至今二手成交周均僅1432套,較黃金周之前大幅滑落;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3.7萬元/平方米,環比下降約15%。不過,此成交價格受到了成交結構的影響,周數據的價格波動較大,參考價值有限。中原預計,第四季度深圳房價的走勢將面臨較大壓力。
有媒體分析,股市財富效應導致城市短期購買力于迅速提升,這是深圳此輪房價暴漲的主要原因,類似于2007年那一波行情中深圳房價領漲全國,只不過這一輪股市的財富效應更顯著。就近期股市表現不佳的情況來看,深圳房價回落確實處于情理之中。
【延伸閱讀】樓市新危機明年極有可能爆發
來源:第一財經
從前三季度來看,“救市”政策頻發,央行也累計有五次降息四次降準,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庫存去化周期在15個月以下的城市,比如南京、蘇州、南昌等城市)樓市需求政策刺激之下開始集中釋放,樓市基本面好轉,金九銀十已經沒有什么太多的懸念,價格也趨于堅挺,甚至接下來幾個月可能會慣性漲價。
但繁榮的背后是“救市”政策不斷刺激不斷透支樓市需求的結果,背后潛伏著樓市新危機。而這場危機極有可能在2016年爆發,屆時,樓市可能將陷入新一輪調整周期。
樓市需求透支,“繁榮”不可持續
同策咨詢研究部結果顯示,2010年左右中國城鎮居民家庭住房戶均套數已經達到1.0套,這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已基本平衡,未來樓市增量房增速將遞減,房地產市場將進入存量房時代。未來房地產市場會體現出增速較為平穩、需求更加差異化的特征。
從樓市大趨勢來看,供求基本面來看已基本平衡,市場需求已基本得到滿足,今年由于多輪“救市”政策導致樓市基本面復蘇好轉的“大年”不可持續。
從投資增速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053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2%),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增速繼續小幅回落,房企投資意愿繼續回落,這也反映出樓市下半場需求不足導致房企投資動力不足。
今年“3·30新政”以來,大中城市(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價的回升主要是過去積壓需求的集中釋放,以及由于需求的集中釋放而帶來的市場需求的透支,如果房企據此以為未來樓市一直會保持這樣的量價走勢,那其實就是對于市場的誤判。
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待本輪市場需求在第四季度集中釋放完畢之時,下一輪市場的階段性調整也就來臨了。筆者認為,央行“雙降”、9·30新政降首套首付之后,本輪樓市量價齊升最多持續到今年第四季度末,也就是說,央行貨幣政策寬松將導致樓市需求在今年下半年大量透支,樓市在下半年瘋狂后將陷入調整期,從時間的角度來看,2016年初開始新一輪的房地產市場調整極有可能會來臨。
同時,美元加息預期強烈,從全球投資客或財富階層的資產配置方向來看,購置美元資產或增加美元資產成為他們的最優選擇,美國房地產市場更加具有投資價值。在此市場背景下,全球投資客或財富階層對比中美樓市的投資價值,還是會選擇投資價值較高的美國房產,不會選擇中國樓市。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樓市已經被美元“做空”,投資客即使選擇中國樓市進行投資,也只是關注一線城市及極少數二線城市當中的中高端物業,難以改變樓市整體大趨勢。
大蕭條或在明年初到來
今年以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合肥、南京、武漢等城市"地王"頻現。筆者認為,今年以來土地市場高溢價、“地王”現象確實在商品住宅市場成交量回暖的市場背景下出現,如果市場成交量剛剛反彈就導致開發商在土地市場瘋狂拿地,如果這樣的“地王”的拿地成為常態,那么,市場可能很快將走向另外一個方向:瘋狂之后的市場調整期。
從歷史經驗來看也是如此,2009—2010年、2013年土地市場"地王"頻出瘋狂之后,2011年、2014年樓市包括土地市場陷入大蕭條。從今年土地市場表現來看,如果土地市場“地王”現象在今年下半年持續頻現,那么,這也就意味著2016年樓市將陷入大蕭條的調整期。
土地市場“高溢價”、“地王”是魔鬼,這或將導致樓市調控政策由當前的"救市"為主的時期轉為再度收緊,市場也將再度陷入低迷。
另一方面,樓市“救市”政策越頻發,反而說明當前經濟形勢依賴樓市越嚴重,中國未來的樓市形勢越嚴峻,未來會隱藏更多的市場風險。
從短期來看,當前樓市仍然是調整期,“去庫存”仍然為市場主旋律,這個基調并不會因為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成交量回升而明顯改變;待市場需求在第四季度集中釋放完畢之時,下一輪市場的階段性調整也就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