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鐵路一直把安全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并取得了不俗的經營效益。但現場生產中的違章違紀現象仍層出不窮,為鐵路運輸埋下不少的安全風險隱患。不久前,南昌鐵路局出臺了新的《安全風險管理辦法》,指出安全最大的風險源是管理問題。
我對此有同感,并聯想起曾經親身經歷的一件事。那是1995年,筆者參加《上海鐵道》報社在上海召開的優秀特約通訊員會議。會議的一項內容是赴上海寶鋼集團參觀學習,在下寶鋼工作現場前,接待方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佩戴安全帽。安全帽是一頂紅色的合金頭盔,戴在頭上雖然有點沉重,但這是寶鋼集團的規定:無論是領導下現場,還是職工在現場干活,都要佩戴安全帽。而反觀我們鐵路的工作現場,一些領導下現場時要么西裝革履,要么身著便裝,卻鮮有人佩戴安全帽。這不免讓人懷疑:既然要求職工執行的安全規定,作為領導自己不僅沒有起到表率作用,反而帶頭違反安全規定。“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樣的管理干部在職工群眾中的影響可想而知,不僅難以服眾,甚至會讓安全工作走上歧途,對安全風險管理害莫大焉。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管理是安全風險中最關鍵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一些干部存在著業務不精和職責不清等問題,讓安全風險管理陷入誤區。干部業務不精,不僅會使自己在深入現場檢查指導的效果大打折扣,還有可能對存在于鐵路運輸中的慣性問題熟視無睹,查找不出現場中存在的危及運輸安全的隱性問題,使鐵路行車安全險象環生。職責不清,干部就容易在管理中造成混亂,分不清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錯失了處理問題的最佳時機,最終釀成事故的發生,讓安全生產進度受到影響。
筆者認為,管理規范化,作業標準化,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鐵路運輸安全。在站段、車間和班組推行三級標準化管理,有利于規范各級部門開展安全風險防控工作,厘清管理的范圍、重點和職責,人人緊盯安全風險源,把好質量預警關,使各項安全工作始終處在受控狀態,確保鐵路運輸安全穩定。